大海撈針、防風固沙……沙漠救援隊守護大漠無邊界

央視網消息: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西部邊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磅礴景象近在眼前。進出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大門”,是由地理坐標命名的麥蓋提縣塔克拉瑪干N39°沙漠旅游景區。這里是挑戰沙漠的絕佳入口,高達百米的沙丘、細膩的沙質為沙漠沖浪、露營、沙灘排球等提供了最優場地。每年5月至10月底的探險者數以萬計,麥蓋提縣公安局庫木庫薩爾派出所猶如沙漠里的胡楊,屹立守護。

他們的轄區沒有邊界


(資料圖片)

21日一大早,所長陳壽龍像往常一樣,開始了一天的巡邏。他是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手里經常拿著三個對講機。

“我們轄區有12個行政村、一個工業園區以及沙漠景區,大概有80多平方公里……”陳所長頓了頓:“但其實,我們的轄區沒有邊界。”由于沙漠面積不劃分轄區,所以每當有探險者或游客遇到困難,無論多遠,他們都必須奔赴第一線。

自2020年起,派出所成立了一支“沙漠救援隊”,由派出所民警輔警和景區專業救援人員組成,平時有10名固定隊員,但在客流量大的旅游旺季,會增加至50人。除了在茫茫大漠中的日常步巡,救援隊還負責為群眾提供緊急救助和各類服務。

陳所長表示,自己最怕接到群眾走失在沙漠中的報警。由于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流動性沙漠,氣候多變,不但不易辨別方向,早晚50度左右的巨大溫差也很常見,所以不管大事小事都必須管,“因為群眾會有生命危險,這就是天大的事!”

據陳所長回憶,最長的一次救援發生在去年5月,他帶領沙漠救援隊在大漠中足足待了3天。當時,一位探險者在自駕進入沙漠后迷了路,好不容易找到手機有信號的地方才慌忙報警。“我們光確定他的大概位置和坐標就用了兩個多小時,他所處的位置,其實遠遠超出了我們平時巡邏、探索的極限。救援途中也很危險,好幾次都差點陷入流沙之中,最后在沙漠中跑了600多公里,才將受困者找到救出。”陳所長補充說,沙漠與普通道路完全不同,沙丘多、阻力大、車速慢,地形一天一個樣,被風吹起的細沙能把人吹得睜不開眼。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是民警們的堅持,給了受困者生的希望。

在這片黃沙萬里中,沙漠救援隊隊員還專門設置了一些定點標記,陳所長笑著說,正是靠著它們,他在沙漠里才從沒迷過路。“你看那里,就是3公里標記點……”順著陳所長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在不遠處的沙丘上有一個白色圓形帳篷。“還有5公里標記點的胡楊樹根、7公里標記點的幾枝紅柳,以及30公里標記點的露營基地。”除了這些經驗妙招,救援隊員還練就了靠著沙面紋路、風向風感、沙漠植被、腳印車轍等等來辨別方向和位置的特殊本領。“今后,我們還會繼續將標記點向沙漠腹地延伸,只有越深入這片沙漠,越熟悉這片沙漠,群眾的安全才會越有保障。”

他們的服務沒有邊界

當提及那件“大海撈針”的事,陳所長眼睛里閃著光芒。“我印象太深了,被幫助的游客還給我們送了錦旗!”2021年7月,在沙漠中打卡拍照的朱女士不小心把鉆戒丟在了一望無際的沙漠中,“這么小的東西,我也知道不可能找回來了,但那是丈夫送我的結婚紀念日禮物,我想試試。”盡管朱女士在報警時并沒報多大希望,但這件事情卻讓陳所長很重視。

沙漠救援隊的10名隊員進入沙漠,在朱女士逗留過的地方展開了3小時的地毯式搜索后,隊員興奮大呼“找見了!找見了!”對此,朱女士驚訝又感動,她沒有想到,民警的認真竟真的讓“大海撈針”變成了現實。

據陳所長介紹,“在沙漠里,大多求助都是徒步者走失、車輛陷沙坑、丟失物品等等,最多時,我們一天就能接到類似的警情六七起。”

巡邏工作仍在進行中。這時,陳所長的對講機忽然響起:“救援隊,N39°有輛車陷住了,請求救援!”陳所長的神經瞬間緊繃起來,迅速聯系景區救援隊員和救援車輛,5分鐘之內,沙漠救援隊便已集結完畢,大家一邊持續撥打“無法接通”的受困者電話,一邊沖進沙漠。

一路上,救援車翻越在沙丘和沙谷中,起起伏伏,猶如在坐過山車,驚險又緊張。“在那里!在那里!”陳所長興奮呼叫。在距離景區5公里的大漠中,他們遠遠看見一名揮舞著帽子的男游客,旁邊的沙丘上“擔”著一輛越野車,車輪已深深陷入沙子中。

陳所長帶著救援隊迅速將救援車與被困車輛頭對頭停在沙坡上,拿出拖車繩,兩頭掛好,幾人在被困車后大力推行,救援車也加大馬力拖拽,輪胎飛轉,揚起層層飛沙……十分鐘的救援一氣呵成,被困車輛終于緩緩從沙坡上“滑”了下來。

他們的守護沒有邊界

回程途中,陳所長指著沙漠邊緣綿延排列的樹木說,這是十年來他們視若珍寶的“百萬防風固沙林”。“由于氣候干燥,加之防沙林面積大,極易發生火災。所以我們派出所還有一支‘防風固沙隊’,并且在林區周邊設置了多個執勤點,對過往游客一遍遍提醒、警示,確保這片防沙林的絕對安全。”經了解,防風固沙隊隊員會定期與護林員一起,對樹木進行澆灌、修剪、防護,同時加強巡邏,確保林區被盜伐及火災等安全隱患“零發生”。“以前,沒有這片林區的時候,一年有一半時間都會面臨沙塵暴天氣,惡劣的氣候給轄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許多隱患。自從種了這些樹,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風沙小了,野生動物也能看見了,環境大變樣!”陳所長高興地說。

“誓將沙漠變綠洲,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宣傳標語矗立在林帶旁,格外醒目。時不時有野兔、野雞等野生動物歡脫地穿梭在沙漠與林帶間。當警車停靠在路邊時,它們也毫不“怕生”,仿佛在感謝民警們多年來為守護這片沙漠綠洲而付出的努力。“我們一代代公安民警,就像沙漠里的胡楊,扎根在這里、奉獻在這里。綠洲與黃沙相伴,才是我們最想看見的!”陳所長堅定地說。

砂礫飛揚、昏天暗地,這是沙漠的世界,但卻有一群執著的人,在單調的土黃色中,不知疲倦地守護著每一位人民群眾,讓人哪怕置身在無界的沙海中,心底也充滿了安全感。

(報道員 車超)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