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2330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5800億元左右,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二;2021—2022年,全省共有35家企業、11個項目成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項目,無錫市、蘇州工業園區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對外文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在8月16日舉行的“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活動——文化強省建設專場發布會上,江蘇文化強省建設亮出十年“答卷”。十年來,江蘇大力構筑思想文化引領高地、道德風尚建設高地、文藝精品創作高地,持續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實現新躍升,文化創新創造成為新優勢,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得到新提升。
深化改革,文化產業發展動能強勁
“我們不能只做企業的‘包租婆’,更要成為文化產業的孵化器。”位于南京市秦淮區的南京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內共有300多家企業、約6000名員工,2021年納稅超過4億元,但如今正迎來新一輪的自我升級。產業園副總經理趙莉萍告訴記者,多年來園區以租金為主要收入來源,但這一模式“過于單一”,園區深化改革,積極向文化企業培育等方向轉型,正一步步變成文化企業的孵化搖籃。
南京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是江蘇文化產業勇于改革創新的縮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為經濟文化強省,江蘇近年來持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組建成立省文投集團、省電影集團等,推動江蘇有線、幸福藍海A股上市,推進江蘇有線參與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持續打造江蘇版博會、江蘇印博會、蘇州創博會、南京融交會等會展平臺,“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創成5家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數量居全國前列。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省電影局局長梁勇在會上表示,2020年全省新聞出版業增加值495.94億元、營業收入1191.80億元、資產總額2260.53億元,分別較2012年增長32.02%、39.19%和106.85%;全省版權產業增加值8861億元,占全省GDP的8.63%,較2012年增長130.64%,吳江絲綢產業被評為全國第三個世界知識產權版權保護優秀案例示范點。2021年,全省共有影院1140家、銀幕7225塊,電影票房收入全國第二,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5G智慧虛擬攝影聯合實驗室落地江蘇。
多措并舉,文化創新成為新優勢
近期氣溫居高不下,常州中華恐龍園內依然熱度不減。作為我省文旅行業“無中生有”的典范,20年來,環球恐龍城由一座恐龍園拓展成中華恐龍園、東方鹽湖城、侏羅紀水世界、迪諾水鎮商街、恐龍城大劇場等一大批文旅項目組成的占地面積4800余畝的“恐龍王國”。恐龍園文化旅游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受疫情影響,景區傳統業務一度虧損,但隨著全省文旅業的逐步復蘇,以及2022年常州龍城嗨購券發放等政府的扶持幫助,目前景區已重拾上升之勢。7月1日,恐龍園第22屆恐龍狂歡節開幕,豐富多彩的夜游項目引來游客點贊。
“近年來,全省文旅系統在深化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上展開探索實踐,不少工作有影響、有亮點、有特色。”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常勝梅在發布會上介紹,我省統籌當下促復蘇與長遠增后勁,多措并舉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增效。近年來不斷有針對性出臺助企紓困政策舉措。針對疫情對文旅企業帶來的持續沖擊,靠前發力、務實給力,出臺“6+18+12+8+16”疊加政策。近三年累計調劑安排紓困資金2.76億元,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推出首家文旅特色支行和“鄉旅E貸”信貸產品,幫助企業渡難關、強信心。同時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在全國率先開展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創成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2個,涌現出“夜之金陵”“姑蘇八點半”等品牌,南京、蘇州等 6地獲評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試點城市。創新舉辦史上最長文旅消費推廣第一季、第二季,年底前推進第三季,省市聯動舉辦鄉村旅游節、非遺購物節等活動。江蘇文旅消費占到全國總額的近10%。
為增強文旅產業發展新動能,我省建成集智慧服務、智慧監管和智慧分析三大功能于一體的江蘇智慧文旅平臺,大力發展數字藝術、數字文娛、數字創意等新業態,推動文旅場所拓展沉浸式互動性新場景。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指導意見,推出13家示范性智慧旅游景區。近三年,安排省級文旅產業專項資金扶持近百個數字文化和智慧旅游項目。
傳承弘揚,江蘇文化標識更閃亮
江蘇文化底蘊濃厚,人文、地理資源豐富,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如何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利用好文化資源,將江蘇的文化標識擦得更加閃亮,全省上下都在努力為之。
梁勇介紹,近年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我省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江蘇地域文化研究傳播,努力培育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制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1+1+6+11”規劃體系,出臺全國首部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地方性法規、成立全國首支大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基金、發行全國首只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專項債券、創辦全國首只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舉辦大運河文化發展論壇、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等重大活動,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成開放,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云平臺上線運營;出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推進方案,舉辦長江文化節,建設長江文化研究基地,推動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走在前列。蘇州“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揚州淮安“世界美食之都”等成為彰顯江蘇特色文化魅力的重要標識。
“前不久我市推出‘運河十二景’,評選活動吸引了各層各界36萬多人次踴躍投票、5萬多名熱心網友獻計獻策,為打造揚州文旅融合新名片、弘揚大運河文化新載體增添動力。”揚州市副市長劉流介紹,揚州151公里河道、10個遺產點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大運河沿線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城市。揚州始終致力于運河文化的活態化傳承,加快推進運河三灣風景區核心展示園、大運河非遺文化園建設。值得一提的是,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成開放一年來,網絡預約持續火爆,參觀人數突破百萬,讓各地遠道而來的游客充分領略中國古運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梁勇表示,邁進新征程,江蘇努力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未來,江蘇將促進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建成揚子江創意城市群、大運河特色文化產業帶和長三角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著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統籌推進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力推動江蘇文化走出去,不斷提升江蘇文化國際影響力。(孫煒杰)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2021年江蘇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增加到5800億元左右 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二2022-08-17
- 檢驗機構戴上“緊箍” 化妝品行業或迎大清洗2022-08-17
- 二季度虎牙直播營收20.5億元 上年同期是25.8億元2022-08-17
- 迅雷二季度直播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2450萬美元 同比增長106.1%2022-08-17
- 國家衛健委等17部門發布指導意見 要求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2022-08-17
- 暑期各地按照工作部署開展全面排查整治 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現象得到較好控制2022-08-17
- 熱頭條丨最低4.6萬/㎡買南山,5.5萬/㎡買福田!可售人才房來了!誰能買?2022-08-17
- 世界快資訊:濟南1365條道路上月“氣質”排名公布,這20條PM10污染最突出2022-08-17
- 環球看點!約600套,戶型116-168平住宅,前海新盤天健悅灣府平面圖出爐2022-08-17
- 焦點精選!“電力救援”助農抗旱保灌2022-08-17
- 天天熱點!老小區換“新動脈”,居民用氣更放心2022-08-17
- 【天天時快訊】48小時打通6.5公里灌溉“生命線”2022-08-17
- 環球今頭條!新疆霍爾果斯市民政局四措并舉紓難解困暖民心2022-08-17
- 【天天新要聞】數量全國居首!江蘇10市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示范城市2022-08-17
- 環球資訊:摩電非法載客?嚴查2022-08-17
- 今日快訊:10萬元愛心助學金發放!助力九江這20名學子夢想啟航2022-08-16
- 當前熱議!清遠公安強勢推進夏季“百日行動”成效凸顯2022-08-16
- 世界熱點評!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安徽段長江跨越塔全部組立完成2022-08-16
- 凡尼士聚焦觸控顯示設備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為醫療安全保駕護航2022-08-16
- 當前看點!云南省藥監局出臺20條措施促進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08-16
- 世界快資訊:柴桑區:冒酷暑 戰高溫 奮戰重點項目一線保進度2022-08-16
- 【報資訊】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煙臺出臺規劃綱要謀劃美麗未來2022-08-16
- 今日快看!把關愛記心上 把“清涼”送到老人心坎上2022-08-16
- 前沿資訊!【甘快看】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臨夏2022-08-16
- 快報:【甘快看】甘肅公安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統一行動取得顯著成果2022-08-16
- 世界今日訊!【甘快看】甘谷:聚力打造“甘味”農產品基地2022-08-16
- 【速看料】未來5小時→2小時!貴南高鐵最新進展來了2022-08-16
- 每日快報!酒泉:祁連山下好風光 戈壁勁唱大風歌2022-08-16
- 濟南王芳--中國創業導師/企業品牌策略資深顧問/互聯網營銷專家2022-08-16
- 拼多多818手機節爆款優選,iQOO五折秒殺、至高24期免息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