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全方位開展電動車綜合治理工作 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電動車綜合治理,是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的現實需要,是改善城市交通秩序、提升交通安全水平的關鍵抓手。2021年12月以來,我市全方位開展電動車綜合治理工作,通過廣泛宣傳、鐵腕整治、綜合施策、科技賦能等方式,各級各有關部門齊心協力攻堅克難,電動車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電動車登記上牌率在98%以上,騎乘電動車人員頭盔佩戴率在97%以上,我市各縣(市、區)和各有關部門圓滿完成了電動車集中上牌攻堅行動,形成了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理格局,市民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意識提升。

累計上牌320余萬輛

電動車登記上牌是實現規范管理的關鍵環節。在上牌攻堅戰期間,市區累計設立網點154個,縣域681個,配備工作人員8000余名。各街道辦、居委會發動物業服務人員、保安、自行車修理工等參與號牌安裝,開展上門服務,居民下班網點加班,居民歇假網點上崗,見縫插針開展服務。集中登記上牌結束后,全市1585家電動自行車銷售網點落實了“帶牌銷售”,居民購買電動車,可同步享受實現“購車、登記”一站式服務。為避免違規電動車上路行駛,公安交管部門聯合工信部門依法查處未經批準擅自生產和銷售電動車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各類違規經營、違規宣傳行為,嚴禁銷售“三無”產品。

電動車“帶牌銷售”這項便民利民措施將車管服務工作關口前移,公安交警對銷售企業售賣的合規電動車委托登記、查驗并懸掛號牌。居民購車時僅需要提供車主身份證和購車發票,由商家上傳資料備案入戶,方便快捷,既避免了居民所購買的車輛不符合國家標準而無法上牌,也減少了居民購車后再辦理上牌的麻煩。目前,全市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累計320余萬輛。

多部門協調配合實現常態化管理

加強電動車綜合治理、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秩序,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城市文明出行和整體形象。電動車綜合治理工作中,我市各級各部門協調配合,加強宣傳引導,實現常態化管理,將這一工作抓好抓實抓到位。

2022年6月29日上午,裕華交警大隊在育才街與槐安路交口開展電動車違法專項整治行動,專項行動現場,不佩戴安全頭盔的騎乘人員要接受交警的現場教育。當日,交通管理部門還邀請記者隨警作戰,全方位報道,實況直播,發動主流媒體關注電動車綜合治理情況,通過圖文、視頻和系列專題等多元化報道,為市民提供全面、直觀的電動車綜合治理解讀。

育才街與槐安路交口的學習點是全市35處學習點中的一處,在各路口,交警對發生交通違法行為的人員攔停。同時,我市組織相關單位成立426個志愿服務隊,共19300名志愿黨員,主動對接社區。他們利用節假日時間,到所在社區開展佩戴頭盔勸導活動。公安交管部門聯合市保安協會,要求全市保安公司、物業集團保安在小區、企事業單位、寫字樓等場所出入口,勸導、提示市民佩戴安全頭盔。同時,向廣大電動車車主推送公益提示短信,對有交通違法行為的電動車車主精準發送警示短信等方式,提高市民安全出行意識,主動佩戴安全頭盔,遵守交通法規。

電動車綜合治理的另一成效就是降低了電動車盜竊發案數,提高了電動車被盜的破案率。2022年6月6日14時,市公安局新華分局聯盟路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巡邏時,發現一名男子所騎電動車與前兩天被盜電動車特征高度相似。巡邏民警立即上前查看,經確認車牌號與被盜電動車信息吻合后,民警將該男子當場抓獲。通過構建“一車一牌一碼一證”登記備案信息庫,實現人車信息綁定、車輛溯源管理、數據共享、跨部門業務協同,對電動自行車違章處罰、事故處理、車輛被盜偵破提供了有力支撐,提高了執法辦案效能。

安全出行、守法出行、文明出行

意識不斷增強

經過常態化執法檢查和宣傳引導,市民充分認清了電動車綜合治理的必要性,守法意識、安全意識和文明騎行意識不斷提高。目前,市區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率在98%以上,頭盔佩戴率在97%以上。

6月30日,在萬象城非機動車停放區,市民錢女士正在停放自己的電動車。“現在,車要上牌、人要戴盔、文明出行已經進入我們心里,大家都能做到自覺佩戴頭盔。”錢女士說,電動車上牌后,出行更加有序,停放時也不用擔心不易尋車的問題,“停放時大家按照標線,統一朝向,擺放整齊就好了,遠遠看起來很美觀。”如今,行走在我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電動車掛牌出行,電動車騎乘人員自覺佩戴頭盔。在十字路口,行人、車輛來回穿梭,但秩序井然,文明出行在石家莊蔚然成風,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劉俊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