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橘洲視光論壇舉行,成立世界近視眼大會籌備組

匯聚全球智慧,探索近視前沿和臨床熱點。12月2日,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主辦的2022橘洲視光論壇在星城長沙舉行。一時間,來自國內外近視防控、小兒眼科及視覺康復和交叉創新等領域的6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云端”,將共同打造一場集科研創新和臨床實踐為一體的學術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上,隨著愛爾眼科“2024年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籌備組”的成立,這預示著由中國舉辦的下一屆近視眼研究最高學術舞臺的籌備工作正式提上日程。同時,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由愛爾眼科(中國)與西班牙團隊合作的《超廣角高速視網膜周邊離焦檢測設備的研發和應用》,以及愛爾眼視光研究所研發的近視預防鏡片受試者招募也同期啟動,這或將為我國乃至全球近視防控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圖:2024年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籌備組正式成立

 2024世界近視眼大會將移師中國

愛爾眼科“組團”積極籌備

12月2日上午,湖南長沙,愛爾眼科全球總部大廈。

“我宣布,2024年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籌備組,正式成立!”當激昂的樂曲環繞整個會場,當領導嘉賓們緩步上臺,共同摁下“啟動鍵”的一瞬,標志著愛爾眼科在世界近視眼研究舞臺上正式吹響了“集結號”,在“共享全球眼科智慧”的道路上又邁出堅實一步。

世界近視眼大會(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簡稱IMC)是全球最頂尖的近視眼學術大會,每兩年舉辦一屆,是針對近視眼專項研究的學術盛宴,堪稱全球近視領域的“奧運會”。第一屆世界近視眼大會于1964年在美國紐約召開,距今已有58年歷史,多年來,其深入推動了全世界近視眼領域的研究進展。

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成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智寬教授表示,近視現已成為影響全球的公共衛生問題,引起了學界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各國政府機構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機構都希望取得IMC的主辦權,競爭角逐異常激烈。

“當時,共有來自中國、荷蘭、澳大利亞的3個國家6家單位參與競選。最終,經過全球近20個國家70余名同行專家討論與投票后,中國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成功拿下2024年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主辦權。”楊智寬教授說。

圖:李力宣讀“2024年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籌備組”成員名單

為保證大會各項籌備組織工作有序推進,開幕式上,愛爾眼科成立了“2024年第十九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籌備組”,公布了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陳邦董事長、李力總裁擔任總顧問,楊智寬教授擔任組長的籌備委員會名單,擬定了“近視眼遺傳學研究”等12個大會研討主題。

目前,愛爾眼科已成立了大會籌備委員會,接下來還會成立國際學術委員會及組織委員會,并向世界各國進行宣傳和邀稿,以此確保各項學術會議、組織籌備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人道公益+前沿科技

攜手“童”行,開啟系統化“近視管理”新時代

“兒童青少年的近視防控是一項重要工作,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對此,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貝曉超著重提到了“紅十字愛眼護眼工程”項目。

圖:貝曉超在線上致辭

“該項目一經提出,就得到了愛爾眼科的大力支持和愛眼公益基金會的積極響應。”貝曉超理事長介紹,“紅十字愛眼護眼工程”將覆蓋全國3000所學校,為 200余萬名兒童青少年進行眼健康建檔追蹤,對困難家庭開展眼病人道互助。通過開展大范圍的科普、宣教來進行行為干預,改善兒童青少年的用眼習慣,降低近視的發病率,以此實現保護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的共同愿望。

除了公益助力,近視防控事業的發展也離不開高科技推動。

開幕式上,愛爾眼視光研究所研發的近視預防鏡片臨床研究受試者招募以及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超廣角高速視網膜周邊離焦檢測設備的研發和應用》儀式亦先后啟動。

圖:楊智寬教授現場介紹近視預防鏡片

談起近視預防,楊智寬教授對該新技術心懷愿景。“比起控制近視發展,我們更希望沒有近視發生。所以將近視防控工作往前置,這是啟動近視預防鏡片研制的初衷。”

據了解,該鏡片由愛爾眼視光研究所研制,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目前處于臨床驗證階段,現正向社會招募研究志愿者——年齡6至14歲,無其他眼病及全身疾病……

“近視防控不僅是單一防控手段的應用。從愛爾眼科研發的智能監測設備‘云夾’,監測孩子的用眼行為和環境,分析近視原因,預測近視風險,到個性化防控方案制定,再到防控效果的追蹤、調整。近視防控是一套綜合、系統化的近視管理工程。”楊智寬教授表示,對于近視,防勝于控,控重于治。“開啟近視預防鏡片臨床招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會系統化推進‘近視管理’工作,從而讓更多孩子真正地遠離近視。”

圖:《超廣角高速視網膜周邊離焦檢測設備的研發和應用》正式啟動

聊及《超廣角高速視網膜周邊離焦檢測設備的研發和應用》項目,世界衛生組織(WHO)屈光不正防控全球專家組成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藍衛忠教授深有感觸。

“過去,驗光設備雖然能查出眼睛的屈光狀態,但主要是測量視網膜中心或周邊位置的近視度數。實際上,即便是相同的近視度數,其視網膜周邊離焦狀態也是完全不同的。現在,愛爾眼科(中國)正與西班牙等國家的頂尖團隊聯合研發一款能適用于日常臨床,實現高速的廣域周邊視網膜光學離焦檢測設備。而且,我們已經成功繪制出了全球第一張兼具廣域和高精度的視網膜屈光地形圖,它能通過將全眼屈光值繪制成環形、區塊、立體的圖形,再以不同顏色進行標識,直觀地展示不同位置視網膜的具體度數,為日后實現近視眼的個性化精準驗配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圖:曾立新在線上致辭

長期以來,愛爾眼科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推動作用。正如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曾立新所說,“愛爾眼科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眼科醫療連鎖機構,在人才引進、平臺建設、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等方面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現已逐步形成了聚集國內外眼科醫療機構和頭部企業的眼科創新聯合體,助力中國乃至世界眼科與視覺科學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