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手寫家書為遠方親人祈福,超市代客郵寄服務暖心助力

8月26日,一位古稀之年的爺爺手寫家書的視頻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這位爺爺跟隨子女來到大城市生活后,已經連續幾個中秋未與老家的親朋好友見面。今年中秋將至,老人想選購一些禮物寄給家鄉親朋,在孫子和超市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挑選了合適口味的月餅,將手寫家書與禮物一同寄回,以表想念之情,而老爺爺的手寫家書更是引發一眾網友的思鄉之情。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扎根大城市,努力打拼事業,為了更好地照顧年邁的父母,他們選擇將父母接到身邊共同生活。但忙碌的工作、生活的壓力,往往會讓子女忽略了對老人的陪伴,也忽視了智能時代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當父母生活在家鄉的時候,出了家門,就能遇見相處了大半輩子的近鄰,一同踱步到村口的大槐樹下,談論著國家大事,亦或者家長里短;那時候,親戚們都住得還很近,每逢佳節走親訪友,對于他們來說也不是難事......

現在,大城市車水馬龍、高樓林立,陌生的環境讓很多老人放棄了戶外活動,足不出戶等兒女回家。

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國人的重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那些搬離了家鄉的老人們,生活中本來就失去了一些情感的表達,到中秋傳統的團圓佳節,想念家鄉親友的感情愈加濃厚。

正如視頻中的這位爺爺,即使生活中擁有書法等愛好,還是會在生活中感到孤獨,畢竟子女、親友的陪伴是任何興趣愛好也替代不了的。這次爺爺在孫子的陪伴下,來到超市選購中秋禮物,并通過超市的代客郵寄服務,直接寄給遠在家鄉的親朋好友。這既讓爺爺感受到家人的陪伴,更重要的是通過禮物,消解了不能團圓的遺憾,也表達了心中對惦記之人的想念。

這個視頻中,最珍貴和最打動人的莫過于爺爺的手寫家書。畢竟,在年輕人越來越追求便捷、智能的趨勢下,老年人對于數字化、智能化的“笨拙感”就越明顯。不太會用智能手機的爺爺,選擇用手寫家書的形式來替代一條短信,無形中增加了情感表達的厚重感和意識感,人情味也更濃。

爺爺的孫子稱,這次在超市買到稱心的禮物讓爺爺非常開心,老人家還額外買了一些新上市的螃蟹回家吃。通過跟爺爺逛超市,他也更加意識到關注老人情緒的重要性以及陪伴的意義。未來也會和家人一起,經常帶老人回家鄉走親訪友,讓老人的晚年生活少一點遺憾,多一些開心。

古話有云,百善孝為先,當代年輕人不僅要努力給老人提供好的物質條件,同時也要關注老人的情緒,特別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不讓老人有被時代“拋棄”的感覺,耐心的帶他們融入智能生活,讓他們更加直接、自主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活出更加精彩的晚年生活。

在這個視頻中,老人手寫家書來表達對家鄉親友的思念之情,有沒有觸動到你?今年中秋,你又打算怎么度過呢?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