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探索中醫全院化“泰安模式”

記者 梁瑩瑩 通訊員 蔡樂


(資料圖)

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為擴大中醫藥文化影響力,展現醫院中西醫融合發展的風采,近日,泰安市中心醫院舉辦了第二屆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吸引了全院16支隊伍報名參賽,無論初賽還是決賽,活動現場充滿了打擂的“火藥味”,而這只是泰安市中心醫院中醫全院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醫院快人一步,繪制中醫全院化發展“路線圖”。如今,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充斥著學中醫、用中醫、中西醫互相融合,共同發展的氛圍,而受益最大的莫過于來此就診的患者。

中西合璧

中醫醫師查房會診很搶手

從診治自己的病人,到和其他科室一起查房,一起會診,近三年來,泰安市中心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魏蕾明顯感受到了這種“被需求”的變化。

2020年12月,醫院成立了中醫中心,下設中醫內科、中醫康復科、中醫兒童骨傷科、針灸推拿科、中醫生殖科、中醫婦科、中醫腫瘤科。其中,中醫康復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中醫婦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建設。

魏蕾所在的中醫內科現有醫師10人,9人為碩士研究生學歷。其中副主任醫師2人,住院醫1人,主治醫師7人,呈現出學歷高、資質高的特點。

接診間隙,魏蕾就接到了醫院胃腸病科醫生打來的電話,邀請中醫內科醫師一起查房。

消化系統疾病作為最常見的臨床疾病,臨床表現紛繁復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在消化系統疾病治療中的優勢,醫院消化中心功能性胃腸病科與中醫內科共同啟動中西醫聯合查房新模式。

一個中醫內科,一個是胃腸病科,一個中醫,一個西醫,如何查房?如何下醫囑?

這并不是個例。像這樣的多學科查房,已成為中醫內科的常態化工作。

作為醫院第一個全面推廣中醫藥臨床應用的監護室,2022年,醫院神經重癥監護病房在中醫藥治療重癥患者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并在中醫藥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意識障礙等疾病方面取得了較好臨床效果。

如今,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在延伸綜合醫院綜合學科優勢基礎上,整合中西醫優勢,形成了中西醫結合雙診療模式。目前全部23個MDT小組中均有中醫師參與。還開通中醫科在白血病病房、皮膚科、放療科、普通產科、老年神經科等科室查房、下醫囑的權限。

“感覺特別明顯,以前感覺中醫師并不受重視,自從實行中醫全院化后,全院對中醫的需求變大,很多科室都主動上門求合作。”魏蕾介紹,在查房、會診中,中醫師可以下醫囑,在多種疾病治療中推廣中西醫結合技術,持續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滿足患者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強強聯手中醫科室義診現場被圈粉

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醫院內部,在義診中,中醫醫師也越來越搶手。

“自從坐在這個板凳上,三個小時基本沒動過。”剛剛結束義診的泰安市中心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賈琳說,這次義診由醫院中醫內科、針灸推拿、中醫結合骨傷等醫護人員組成專家團隊走進社區,為居民提供診療服務,同時推廣中醫適宜技術,這樣的團隊被居民們成為“黃金搭配”。

醫護人員剛落座,一直在此等候的社區居民就圍了上來,以老年人主打的人群里,不乏年輕人的身影。“最近這段時間睡眠不好,有時候熬到凌晨還睡不著。”一年輕人說。

詢問了這名年輕人的癥狀后,現場醫護人員為其采取了中醫特色療法耳穴壓豆的方式,刺激穴位。嫻熟的技術手法讓這名年輕人贊不絕口,深刻感受到中醫藥在防病治病、養生康復等方面的優勢。“壓完豆之后,感覺一下子耳聰目明了不少,我被中醫圈粉了。”年輕人笑著說。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心理壓力大,尤其是疫情過后,不少人出現睡眠問題,而中醫特色療法配合中藥飲片,可以幫助患者解決這方面的困擾。

義診期間,醫護人員針對居民慢性基礎性疾病、頸肩腰腿疼等常見疾病給予生活起居、飲食調養、運動鍛煉、穴位保健等方面的中醫藥調理指導,并積極開展中醫健康體檢、健康評估、健康干預以及藥膳食療科普等活動。一上午活動結束后,還有不少居民圍著醫護人員詢問有關問題。

談起義診的感受,參加過多次義診的賈琳說:“每次進社區,中醫各專業帶來的中醫特色療法深受居民喜愛。比如中醫骨傷科李忠華醫生,每次都特別受歡迎。有些老年人頸肩腰腿痛,需求很多,通過中醫手法操作可以讓他們立馬緩解癥狀,深受居民們的好評,李醫生就被居民不止一次當場要過聯系方式。”快人一步繪制中醫全院化發展“路線圖”

從不被重視,到被認可,主動求合作,這種變化源于醫院中醫全院化發展制度的實行。

科室間協作是醫院戰斗力的源泉,中醫藥傳承,更要創新,只有加強和其他臨床科室的合作,才能達到1+1>2的效果。

正如中西醫結合,也不是簡單的中醫和西醫的疊加,它一定是兩種醫學的取長補短,也就是這兩個學科的優勢都發揮出來。

2021年,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推動中西醫協同發展的意見》,從完善中西醫協同制度、加強中醫臨床科室建設、創新中西醫協作醫療模式、培養中醫藥人才隊伍等方面繪出了“路線圖”。

泰安市中心醫院作為全市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具備科室多、病源多、病種全、支撐條件好等優勢,同年醫院前瞻謀劃,堅持醫防融合、中西醫并重,提出了中醫全院化的發展方案。圍繞醫療、預防、保健、康復、養生等群眾健康需求,發揮中醫藥優勢,建設中西醫融合發展特色學科。

為最大限度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醫院協調各職能部門,全面放開中醫醫師權限,打通了中醫醫師會診、查房、下醫囑和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障礙,制定了中醫查房獎勵績效。

“醫師根據各自專業方向每周對不同臨床科室的住院患者進行定期中醫查房,開展中醫藥治療,促進了中西醫融合,加速了患者康復。”魏蕾說。

中醫全院化的推廣,既提高了臨床診療水平,也帶動了中醫亞專業科室的發展。2021年12月,中醫內科、中醫兒童骨傷科被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授予“山東省中醫藥臨床重點專科”,展現了中醫中心的綜合實力,使傳統特色的“簡、便、廉、驗”中醫藥適宜技術得以縱深發展。

截至目前,在泰安市中心醫院中醫內科,可以開展耳針、中藥涂擦、中藥封包、中藥熏洗、穴位貼敷、火針、針灸、艾灸、中藥足浴、中藥灌腸、埋線、點穴等中醫適宜技術17項。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婦科針對術后患者積極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制定了中醫適宜技術加速婦科圍手術期快速康復的診療流程,顯著降低了術后并發癥。

除此之外,中醫中心還整理制定了中藥“協定方”15種,使更多患者得到了中醫藥有效治療,顯著提高了臨床效果。搭建平臺打造守正創新“名醫工作室”

引進人才,搭建平臺、建立機制,打通了醫院中醫藥發展的任督二脈,激活了中醫藥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優勢潛力。

數據顯示,2022年,醫院中醫會診數1700次,中醫健康宣教數2600次,中藥飲片處方數4874次,中醫適宜技術開展量116285次。西學中培訓報名人數逐年遞增,從24人到62人到157人,每年開展大量中醫相關工作。

今年,醫院制定2023年中醫藥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按照中西區融合發展、中醫全院化的工作目標,圍繞預防保健、康養康復等群眾需求,發揮中醫藥優勢,促進中西醫學科融合發展。到2023年底,適應中醫藥全院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基本完善,中醫藥繼承創新體系基本建成。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醫院通過引進、流動、派出等形式培育專科人才,逐步培養后備學術帶頭人,以實現學科的可持續發展;中醫內科十分注重年輕醫師的培養,充分發揮專家“傳幫帶”作用,讓年輕醫師盡快掌握本專業的相關診療技術,并形成專業特長。

人才走出去的同時,也要引進來。每年柔性引進一些不受身份、地域、時間限制的“飛行院士”“候鳥教授”“假日專家”到醫院,打造“名醫工作室”,做到引進一名人才帶活一個中西醫結合中心。

杏林一脈傳千古,中醫中藥貫古今。目前,在泰安市中心醫院門診二樓,一個更大規模的中醫診療區正在打造。

不久的將來,這里將以中醫內科專業為核心,以19個專業為亞專科的中西醫結合優勢突出的體系建設,形成優勢病種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并有名中醫名專家坐診,推動中醫藥服務體系提質優化,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健康需求,為醫院“名中心、做中心、人民健康最中心”的新品牌、新形象、新高度貢獻力量。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