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強化縣域經濟支撐作用


(相關資料圖)

盛方富

縣域是國民經濟社會的基本單元和底部基礎,縣域高質量發展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省委十五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省會為引領、省域副中心城市為帶動、東西城市群為兩翼、縣域經濟為支撐的“一主一副、兩翼聯動、多點支撐”區域發展新格局,凸顯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江西實踐中縣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篇章,應當持續強化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支撐力、新型城鎮承載力、現代治理保障力。

強化縣域經濟發展特色產業支撐力。江西始終注重發展縣域特色優勢產業,基本形成了“一縣一業”格局,如樟樹中藥、新干箱包、資溪面包、泰和烏雞、廣昌白蓮、廣豐馬家柚等,這些特色產業不僅成為江西各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進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的有力抓手。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面對縣域特色產業數量多、規模小、效益低、品牌弱,從而制約縣域經濟強起來的現實,我們應當從全省“一盤棋”視角進行全面梳理、準確定位,找準優勢潛力和產業發展的最佳結合點,統籌協調,實施分類差異化發展,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集聚政策、聚焦資源、集中力量,重點打造優勢明顯、集中度高、關聯性強、有競爭力的縣域特色產業,不斷強化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支撐力。

強化縣域經濟發展新型城鎮承載力。縣域作為城市和鄉村、工業和農業、國家和社會的聯結點,以其作為載體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江西以鷹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和萍鄉市、新余市、豐城市等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以及南昌VR科創城小鎮、安義縣門窗小鎮等省級特色小(城)鎮為重要載體,持續提升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已取得積極成效。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應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引領,將城鄉全方位多維度規劃統籌銜接作為縣域城鎮化建設的前提,將引導土地、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在城鄉雙向自由流動作為縣域城鎮化建設的關鍵,將暢通城鄉水、電、路、物流、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縣域城鎮化建設的基礎,將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均等化作為縣域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將健全城鄉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作為縣域城鎮化建設的內核,加快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

強化縣域經濟發展現代治理保障力。縣域是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場域,保障糧食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生態安全、經濟安全等需要縣域發揮重要作用。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防范化解風險挑戰,加快提升縣域現代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尤為迫切。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應聚焦縣域在國家安全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存在的短板與弱項,加快省、市、縣、鄉、村(社區)現代治理能力建設,特別是建立健全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制度體系,加快完善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區域、不同特點的重大突發安全事件應對舉措標準體系,編發重大突發安全事件應對的典型案例,提高縣域黨員干部安全領域學習培訓的有效性,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踐行“浦江經驗”,在縣域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通的高效現代治理網絡,以縣域現代治理能力提升保障現代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