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簡訊:遼寧:為涉企行政執法戴上“金箍”

劉佳華

前不久,營口市鲅魚圈區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對某企業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這家企業鍋爐廢氣在線監測設備未與主管部門監控設備聯網,涉嫌違法。根據營口市出臺的《關于在生態環境領域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告知承諾制度的意見》,執法人員對企業下達告知承諾書,3天后,企業及時完成設備聯網工作,通過“政企直通車”上傳整改情況,被免予處罰。

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正是遼寧在開展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中推行的一項有力度、有溫度的舉措。


(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從遼寧省司法廳獲悉,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運動式”“一刀切”執法、執法不作為、多頭多層重復執法、輕微違法行為濫用行政強制措施等問題,持續提高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履職盡責能力,建設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的法治化營商環境,遼寧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開展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以扎實有力的監督“金箍”,杜絕涉企行政執法的“任性”。

遼寧省司法廳印發《關于推行行政執法“四張清單”制度的通知》,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提出“精細劃分違法行為,明確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具體標準,形成清單,供一線執法人員具體實施”的解決方案,遼寧各地也推出了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大連市印發《推行大連市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制度的通知》,首批115項不予行政處罰清單已公示;本溪市各級行政執法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四張清單”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工作;錦州市組織編制行政執法“四張清單”,11個執法部門共梳理出行政處罰事項767項,行政強制措施事項38項;朝陽市《朝陽市首次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已制作完成,共涉及18個市直部門報送的544項不予行政處罰事項……

遼寧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處罰,并不是免予調查取證的責任,恰恰相反,這要求執法部門更加重視全面客觀的調查取證,特別是收集、固定當事人是否符合不予處罰條件的證據。目前,企業普遍對輕微違法不予行政處罰表示歡迎。

不只如此,遼寧省司法廳還制發《關于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專項監督暨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行動方案》,對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確保“三項制度”全覆蓋。遼寧各地以暢通行政執法投訴舉報監督渠道為抓手,廣泛收集涉企行政執法案件線索,充分發揮投訴舉報線索“主渠道”的作用。

沈陽市組織38個市直執法部門全面梳理2021年以來的投訴舉報臺賬、12345轉辦臺賬、執法案件臺賬,逐件登記對賬銷號,清理行政執法隊伍不合格人員、核查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情況、行政裁量權運用情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情況開展自查;大連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共受理有效投訴舉報案件88宗,全部按照規定時限轉辦市直執法部門和區市縣行政執法監督部門,回復率100%;鞍山市從社會群體中聘請110名市縣級行政執法監督員,構建110個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聯系點……

今年4月,阜新市行政執法綜合統籌辦公室成立,統籌公安、文旅等6家市直行政執法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大幅減少對經營主體檢查頻次,切實提高了行政執法的精準度和質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多頭、多層和重復執法是行政執法一大痼疾。為此,遼寧省司法廳積極開展對各地區涉企檢查計劃落實情況的指導,鼓勵各市建立健全跨部門綜合監管制度,完善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協同監管機制,督促各地區嚴格根據涉企現場檢查計劃內容實施行政執法檢查活動。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真正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降低企業負擔,拓展部門聯合抽查的廣度和深度。

下一步,遼寧省司法廳將以項目化、責任化、清單化方式,加大涉企專項整治力度,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實行臺賬式管理、銷號式落實;推進各地、各部門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修訂工作,規范行政執法程序,切實解決“合法不合理”“同案不同罰”“同事不同辦”等濫用裁量權行為;推動各級行政執法部門細化行政裁量權基準,保障行政執法行為的合法性、規范性,切實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