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慈湖高新區:技改“老”企業 煥發“新”活力_速訊


(資料圖)

人民網馬鞍山3月23日電(周坤、王銳) 馬鞍山以工業起家,在這片布滿“工業基因”的熱土上,一大批機械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企業孕育成長,發展壯大,也歷經波折與困難挑戰。如今隨著一項項技術改造落地,“老”企業也有了新作為。

作為馬鞍山市引進的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已扎根馬鞍山25年。走進公司生產車間,熱浪撲面而來,只見熔煉球化、離心鑄型、涂襯精整……一爐爐沸騰的鐵水,轉眼間,變成一根根火紅的鑄管。

“得益于先進的全自動離心鑄管線技術,整條生產線的工序更加精細合理,自動化程度更高,銜接連續性更強,生產節奏更加協調,已成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鑄管生產線之一。” 該公司董事長邵先德說。

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慈湖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實施技術改造對制造業企業來講,究竟意味著什么?企業最有發言權。

邵先德稱,公司在過去3年共投入1.5億元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產品品質及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得益于此,公司2021年銷售額增長77%,2022年銷售額實現33億元。

“技改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去年以來企業共獲得各類獎補255.5萬元,這其中包括了智能工廠方面獎補100萬元,企業級互聯網平臺方面獎補100萬元,還有省級數字化車間方面獎補50萬元等。”邵先德說, 2022年以來企業還先后被評為安徽省智能工廠、安徽省工業互聯網領頭羊以及馬鞍山市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

作為工業城市的馬鞍山,有著像馬鋼、圣戈班等幾代馬鞍山人熟悉又親切的傳統“老”企業,曾創造過馬鞍山工業的輝煌時代,但也遇到了發展“瓶頸”。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這些傳統企業通過技術革新、科技創新,大力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煥發出新的生機。通過調結構促轉型,強鏈補鏈延鏈,產業發展探索出新的方向。

制造業倍增行動并不僅是規模的擴張,更是發展質效的全面提升。2022年,慈湖高新區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9個,技改投資增速75.9%。一波技術改造風正在園區工業圈里刮起,讓越來越多的“老企業”煥發出了“新生機”。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