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播報:瀏陽永安鎮:共治共管 推動“河長制”落地見效


【資料圖】

“以前大橋市河里有很多水葫蘆和垃圾,河水也比較渾濁,現在可是大變樣了!”瀏陽市永安鎮大安村村民陳水平說,自己在附近住了幾十年,看著環境越來越好心里美滋滋的。

大橋市河流經永安鎮大安村、永和村,是兩岸農田的主要灌溉來源,也是汛期的重要泄洪河。

在還未實施改廁前,部分村民家庭糞水直排入河流,老遠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如今,“臭水溝”不見了蹤影,河水也一天比一天清澈,人居環境不斷優化。

“河道兩旁原來到處都是地籠,我們每次來都要花費大半天的時間進行收繳,一收便是一車。現在基本上都看不到了,這就是變化,是‘河長制’深入實施的成果。”民間河長汪賢禮感慨道。

“河長依法治水,生態永安更美。”近日,永安鎮全面開展“河長制”宣傳活動,一張張宣傳折頁、一條條宣傳橫幅,向居民普及著保護水資源、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的重要性;同時利用好校外實踐機會,組織轄區內4所小學的350名學生一起對河道及河岸垃圾開展清潔行動,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河湖保護的責任意識。

河流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年來,永安鎮先后投入5000余萬元完成了全鎮10000余戶村民的生態改廁和15.8公里集鎮污水管網改造工程,還投入2000余萬元對撈刀河、九溪河、大橋市河等河道進行了綜合治理,使河道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河道工作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永安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為了做好河道保護這篇大文章,永安鎮以“河長制”為抓手,壓實鎮村河長責任,讓轄區每條河都有人管、有人清。此外,還聘請了專業河道保潔隊伍提供常態化保潔治理服務,添置了沖鋒舟、多功能水面打撈船等專業設備。

同時,鎮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辦不斷加強對涉水企業的監督管理,對污水管網周邊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嚴厲打擊水環境違法違規行為。

永安鎮匯聚起多方力量,打出河道保護“組合拳”,堅決做到守水有責、管水擔責、護水盡責,構建起共治共管的立體化全方位河道保潔體系,逐步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曾武 劉迪曦 )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