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海峽”“海絲”優勢 福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經濟觀察)借力“海峽”“海絲”優勢 福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資料圖)

中新社福州2月20日電 (記者 龍敏)在聚焦鄉村振興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之后,地處兩岸農業合作前沿、著力探索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福建省福州市,20日發布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做大做優做強省會、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夯實農業農村基礎。

此間研究人士認為,“海峽”“海絲”特色集聚,是福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

福州既是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區域,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地之一。福州市委市政府當天公布的《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顯示,推進鄉村振興,福州仍將借力“海峽”“海絲”優勢。

福州市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內,正德農業基地的技術人員正運用氣象部門安裝的農田小氣候系統,對引進種植的200多畝臺灣鳳梨進行實時監測。臺胞林世明告訴中新社記者,該系統可以收集鳳梨生長的溫度、大氣濕度、土壤濕度、光合有效輻射、風速、風向等要素數據,建立農業氣象災害指標、關鍵農時農事農用天氣預報指標,為企業穩定生產保駕護航。

深化榕臺農業融合發展是福州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力點之一。在實施意見中,福州明確落細落實榕臺農業融合發展政策措施,推進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等涉臺園區標準化建設;以創建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推廣基地為抓手,加快臺灣農業“五新”(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藥、新肥料、新機具)示范推廣。

閩清縣的梅城印記歷史文化街區,見證了臺灣青年西進逐夢的腳步。2018年,曾芝穎帶領8名臺灣青年在當地安營扎寨,參與街區改造。從“梅城印記”起步,她不斷將臺灣經驗帶到大陸,助力更多村莊振興。

迄今,臺灣規劃設計師、文化創意團隊已積極投身于福州30多個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的建設,福州的廣袤鄉村成為臺灣青年逐夢圓夢的沃野。今年,福州將深化鄉建鄉創服務榕臺合作,推動閩臺鄉建鄉創項目簽約落地15個以上。

福州是中國著名僑鄉,祖籍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達300余萬人,主要分布于“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因此,福州官方在實施意見中提出,深化“海絲”合作,加快推進中印尼“兩國雙園”項目建設;大力發展跨境農業,重點支持宏龍印度尼西亞綜合蝦養殖、宏東圭亞那水產品加工等境外漁業項目建設。

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今年1月獲批設在福州,成為中印尼“兩國雙園”項目建設又一重要成果。福建淼天匯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內的一家水產品加工企業,該公司總經理林崢嶸告訴記者,春節后企業試投產以來,加工的金槍魚就產自印尼三寶壟,在當地捕撈上岸后進行粗加工,通過海運在福州江陰碼頭上岸,隨后進入車間進行精細加工。

“目前,馬鮫魚、三文魚等印尼海產品已經通過這樣的流程進入國內外市場。”林崢嶸說。

借力“海絲”優勢,福州也計劃高規格舉辦中國茶葉交易會,力爭中國茶葉交易會永久落戶福州,推動形成“杭州春博覽、福州秋交易”的全國茶葉展銷格局;推進國際茶港城建設,打造五里亭國際茶葉聯合交易中心。

目前,福州茉莉花茶正著力開拓“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傳承人、春倫集團董事長傅天龍表示,將充分利用僑的優勢,加速布局“海絲”沿線市場,讓海外華僑華人回味“舌尖上的福州”,振興茉莉花茶產業。(完)

關鍵詞: 全面推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