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點:興業創新“清廉+”模式 繪就全域清廉畫卷


【資料圖】

興業縣東山小學學生前往何以尚故居參觀學習。

本報訊(記者 林冬冬 通訊員 何富德 楊傳霞)一棒接著一棒跑,清廉興業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日前,興業縣召開全縣領導干部警示大會,總結回顧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務,在新征程上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2022年以來,興業縣結合推進政治生態建設,緊扣清廉建設在縣域治理中的基礎性、保障性地位,創新模式,推動清廉興業建設不斷深化、取得實效。

創新“清廉+陣地”模式,厚植清廉精神譜系。該縣將何以尚故居定為興業縣家風家訓基地,以挖掘整理何以尚清廉故事、何氏家規家訓為重點,傳承優良家規家訓家風文化。該縣紀委監委在葵陽鎮榜山村建設興業縣家風館,圍繞領袖家風、先賢家風、革命家風、家悟新風、當代家教、家風流長等篇章,以多個角度綜合展示興業縣古今優良家規家訓家風內涵,以沉浸式體驗引領觀眾深入感受家風文化魅力。興業縣家風館自2022年6月29日開館以來,在全縣黨員干部和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掀起了參觀學習的熱潮。截至目前,參觀人員已達10萬人次。

創新“清廉+前哨”模式,織密清廉監督網絡。該縣著力將清廉建設延伸至“最后一公里”,通過整合“三支隊伍”、實行“四個一”運行機制、創新“五式監督”模式,建立18個鄉村振興監督工作站示范點,實現全縣13個鎮全覆蓋,縱向構建“縣+鎮+鄉村振興監督工作站+村民小組”,橫向建立“村(社區)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鄉村振興監督工作站成員”監督網絡。緊盯產業項目、民生工程、惠民資金、集體收支等開展監督,實行“廉情直報”工作機制,由鎮紀委(監察室)研判分級處置。2022年以來,鄉村振興監督工作站累計接待來訪群眾972人次,幫助群眾解決難題89個,提出有效建議44個,切實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推動清廉建設觸角延伸至基層末梢。

創新“清廉+非遺”模式,涵養清廉文化本色。該縣堅持在守正創新中推動清廉文化與非遺文化相融合,借力剪紙、鷯劇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文化,融入廉潔文化元素,開展形式多樣的剪紙廉潔文化活動,將廉潔文化以剪紙形式展示在校園里、展板上。同時,創新編排“清廉+鷯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清廉建設“好聲音”,讓廣大基層黨員、群眾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推動紀律規矩、廉政道理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干部群眾心中,讓清廉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實現清廉文化“春風化雨潤人心”。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