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積極建言破難題 精準發力助發展

積極建言破難題精準發力助發展

——省政協委員為我省邊境小康村建設積極建言


(資料圖)

通訊員羅新珍攝 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是民心工程

■本報記者鞏雅菲

云南省邊境線長4060千米,共有邊境州(市)8個、邊境縣(市)25個、邊境鄉(鎮)110個、沿邊行政村(社區)374個。

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為例,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建設時限為:2021年至2025年。對標“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六個方面19項指標,按照邊境縣49個沿邊行政村(社區)“一村一方案”規劃子項目4133個,到2025年,計劃把沿邊一線行政村(社區)建成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現代化邊境小康村。

加強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現代化邊境小康村既是民生工作也是民心工程,體現的既是民生保障也是國門形象,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投入、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省政協委員董宗偉說,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依然存在規劃起點不高、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足等問題。

“例如,沿邊村入村道路硬化率已達到100%,但排水溝、涵洞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低,保障能力弱。加之,沿邊村寨‘兩污’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污水排放、垃圾處理、公廁戶廁、集中養殖等設施建設不規范、不通暢、不合理。還有就是村莊亮化工程覆蓋率低,沿邊村中有路燈的自然村有277個,能正常使用的只有121個。” 董宗偉說。

如何重拳出擊破解沉疴難題?董宗偉說:“‘生態美、布局美、民風美、文化美、生活美、和諧美’是村莊建設的標準,要進一步修改完善‘一村一方案’和‘一戶一策’,高起點規劃村莊道路設施建設、排水排污、‘兩污’處理等工作。” 董宗偉建議,要把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資金納入小康村規劃建設資金總盤子,優先安排公共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資金,高標準投入道路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項目建設。

他還建議,要高質量推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把現代化邊境小康村作為“六美”鄉村的樣板、富邊穩邊的示范和守邊固邊的屏障建設好。

要制定現代化邊境小康村村莊管理制度,指導各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定村規民約,讓群眾充分參與到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管理的決策、實施、監督的全過程。

增加邊境地區農村公路水毀補助標準

省政協委員李愛英建議,要把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水毀修復成本高、投資大的問題徹底根治,可以適當提高貢山縣的農村公路水毀補助標準,推進農村公路建設,打通鄉村振興“快車道”。

為何李愛英如此關注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她說:“貢山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為‘三山夾兩江’的高山峽谷地貌,98%以上地域面積為山地,陡坡地占85%以上。該地受暴雨及長時間連續高強度降雨影響,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災害突出。”李愛英關注到,長期以來,貢山縣地質災害發生頻繁,給縣域內交通基礎設施造成了極大影響,農村公路破損嚴重,災后恢復重建、公路修復養護等次數較多,周而復始造成財政壓力增大,給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頻繁發生的地質災害嚴重損壞了貢山縣境內的交通基礎設施,導致多處生命通道中斷,雖然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已全面打通生命通道、完成農村公路水毀修復及重建,但是由于上級補助資金偏低、本級財力不足及災毀修復次數多等原因,導致部分區域交通設施修復完善還不到位,存在一定缺陷。對此,建議省級有關部門對邊境村莊建設加以支持和關注。”李愛英說。

加強邊境村落傳統文化保護

近年來,我省民間傳統文化活動舉辦大幅減少,加之當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青壯年人員流動較大,傳統文化活動傳承開展的氛圍不足,邊境縣(市)特別是延邊村寨傳統活動的開展更是嚴重缺乏。

“為聚焦當前省委‘3815’發展戰略目標,統籌推進文化旅游強省建設,扎實開展好文化潤滇工程,加快成為彰顯中華文化魅力的窗口、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樣板、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典范工作部署和要求,保護、傳承和發展邊境縣(市)傳統文化,支持傳統節慶活動開展,構建邊境文化繁榮發展的文化空間迫在眉睫。” 省政協委員汪玲說。

“要支持邊境縣(市)舉辦‘一縣一特色’旅游節慶活動,構建完善活動舉辦的政策機制,搭建社會資金投入的辦法和措施,做活旅游節慶文化活動。”汪玲建議,要加大財政支持,鼓勵支持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搭建保護傳承文化的平臺,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并通過全媒體宣傳,更好地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力,繼續高質量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

“要突出重點特色,加大邊境縣(市)非遺項目保護力度。”汪玲建議,對于邊境縣(市)非遺項目保護工作要予以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在項目申報審批、項目保護經費投入、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并把邊境縣(市)非遺保護機構建設和運行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資金保障,進一步加大邊境地區非遺保護工作力度。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