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要聞:中國極端天氣預報預警技術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鄭州12月15日電 (記者 韓章云) 15日,中國極端天氣預報預警技術研討會在河南鄭州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為“大力推進氣象科技創新,提升極端天氣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河南省政府副省長孫運鋒,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陳振林出席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徐祥德,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談哲敏應邀做大會學術報告。

孫運鋒指出,河南是全國受氣象災害影響最嚴重省份之一,氣象工作在保障全省防災減災、糧食安全、社會生產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他提到,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氣象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日漸增多。河南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提升氣象監測預報預警能力,發展智慧氣象,推動氣象深度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要產業、重點行業,促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陳振林表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極端天氣突發性和難以預見性日益凸顯,近年來多地相繼出現了極端暴雨、大范圍極端高溫、汛期雨帶異常調整等現象,對氣象預報服務工作提出更加嚴峻的考驗,需要以跨學科、跨部門的綜合性視角來思考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應對問題、新時期氣象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問題,集思廣益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發展智慧氣象,為推進和實現氣象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

陳振林希望與會專家充分交流、深入研討,分享高水平研究成果,為推動氣象科技創新和氣象高質量發展獻智出力、作出積極貢獻。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氣象學會、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氣象局聯合主辦,河南省氣象學會承辦。

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在為期兩天的時間里,來自全國氣象部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等相關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重點圍繞暴雨等極端天氣機理、預報預警、氣象服務、防災減災、氣候變化等開展深入交流研討。(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