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快看:贛州經開區:唱響社會治理“和合”之歌


(資料圖)

“多虧你們的調解,既解決了我們老兩口的養老問題,又緩解了我們的家庭矛盾。”近日,贛州經開區三江鄉新江村村民嚴由明特意來到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表示感謝。原來,她和老伴因為養老問題和三個兒子產生矛盾糾紛。村調解員立即聯系司法所、派出所等相關部門一起進行調解,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據了解,為打通市域社會治理“最后一米”,贛州經開區堅持傳承和創新“楓橋經驗”,有效融合轄區調解資源,打造“和合”調解品牌,全面構建“大調解”新格局。

在鄉(鎮、街道、管理處)綜治中心與司法行政基層基礎資源整合上,繼續升級“一所一站一中心”(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站、綜治中心)模式,實現資源整合,發揮“1+1+1>3”的效果,推進法治宣傳、矛盾調處、法律服務等工作“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

同時,打造“和合”品牌,實現全區6個鄉(鎮、街道、管理處)、78個村(社區)“和合”調解室全覆蓋。制定《贛州經開區專職人民調解員管理辦法》,建立準入退出、分類分級、定量實效、動態管控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統一頒發人民調解員聘書和工作證書,通過“線下實體培訓+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組織200余名調解員和150余名網格員開展調解專題業務培訓,提升總體業務水平。充分挖掘法治力量、社會力量定紛止爭的優勢,推動調解網格觸角延伸至基層治理各方面。

此外,多調聯動,用好大數據協同。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深入推進訴調、警調、政調、訪調、律調等“五調”聯動機制建設,建立法院、司法行政機關、公檢法、勞動仲裁、市場監管等行政部門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設立駐法院(法庭)、公安派出所調解室,以及道路交通、勞動仲裁等專業性調解組織,實現了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有機結合。

今年以來,該區共排查矛盾糾紛1232起,已調處化解1198起,調處化解率97.2%,全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袁 亮 賴利平)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