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九月一日,萬州區新田長江大橋。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中交一公局集團供圖
9月2日零時,萬州新田至高峰段高速建成通車。至此,G5012恩廣高速萬州新田至高峰段、G5012恩廣高速(萬利高速)、G42滬蓉高速、G69銀百高速(萬忠高速南線)四段高速首尾相接,形成總長80公里的城市環線高速公路,萬州正式邁入高速“環線”時代。
據介紹,萬州城市環線高速串起了萬州甘寧鎮等12個鎮鄉(街道),由此,在萬州境內形成進出川東、湖北以及重慶渝東南地區的高速公路雙通道。這對提升萬州城市交通功能,疏解萬州城區過江通道擁擠,推動沿線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萬州地處三峽庫區,長江橫貫腹地,將其分為江南、江北兩部分。交通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2017年底,萬州城區橫跨長江的第一條高速公路萬利高速通車,將長江以北的G42滬蓉高速和長江以南的G69銀百高速(萬忠高速南線)連接起來,萬州城市環線高速雛形基本形成。
隨著重慶交通建設三年行動啟動,2019年3月,萬州城市環線高速最后一段萬州新田至高峰段開建。該線路起于G69銀百高速新田互通,止于G42滬蓉高速鹿山互通,全長23.42公里。隨著這段高速建成通車,萬州新田互通收費站到高峰收費站兩地車程由之前的60分鐘縮短為15分鐘。
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萬州環線項目通車,重慶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892公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900公里。
未來,隨著新田港集疏運中心工程建成投運,萬州城市環線高速公路、新田港及進港鐵路將實現無縫銜接,構建起萬州公鐵水多式聯運立體交通體系。這將助推萬州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物流樞紐,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記者 楊永芹)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世界看點:萬州正式邁入高速“環線”時代2022-09-02
- 天天熱門:微山縣高樓鄉開展醫保政策宣傳活動2022-09-02
- 每日速訊:跨越1340公里的尋親行動2022-09-02
- 觀熱點: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突破兩萬列2022-09-02
- 每日熱議!全國中小微企業數量達4800萬戶2022-09-02
- 焦點!廣西自貿試驗區入駐企業超7.6萬家2022-09-02
- 見義勇為真模范 心懷善念獻真情 以孤勇者致敬凡人英雄 吳擂2022-09-02
- 1~7月合肥市實現農村產品網銷額87.8億元 同比增長39.8%2022-09-02
- 前7月合肥普通小學和初中學校公用經費資金投入全部撥付到位 受益學生達88.1萬人次2022-09-02
- 前7月浙江進出口同比增長19.5% 增長貢獻率居全國首位 2022-09-02
- 穩居奶粉細分品類“C位”,OPO奶粉究竟是什么意思2022-09-02
- 云南:到2025年新改擴建體育公園不少于46個 逐步形成覆蓋面廣的體育公園體系2022-09-02
- 2021年泰州三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產值4682.7億元 同比增長30.8%2022-09-02
- 焦點速看:宋華英主持召開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會議2022-09-02
- 天天快看:甘肅開始執行集采骨科醫用耗材 平均降價83.48% 人均少付8000多元2022-09-02
- 全球信息:龍崗新坡塘舊改,更名“綠海山河里”!3棟施工許可,760套住宅2022-09-02
- 世界速遞!寧馬城際鐵路全線首個連續梁0號塊順利澆筑2022-09-02
- 天天熱資訊!844處緣石坡道“零高差”——0.2米的改善讓市民出行無障礙2022-09-02
- 世界熱消息:交流增信心 農擔守初心2022-09-02
- 前7月寧波鎮海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8.9% 規上工業增加值544.3億元2022-09-02
- 1—7月江蘇省外貿進出口3.14萬億元 同比增長11.5%2022-09-02
- 1至7月蘇州昆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7.8億元 同比增長5.6%2022-09-02
- 連云港灌南積極實施產業鏈招商 激發縣域產業發展新動能2022-09-02
- 淮安營商環境總體水平躍上新臺階 從全省中游水平提升至第一梯隊2022-09-02
- 2022年宿遷宿豫區規劃實施100項民生實事項目 96個項目已達序時或超序時進度2022-09-02
- 7月南京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1.1億元 同比增長0.02%2022-09-02
- 南京推進“一校一策”精細實施 排查整改安全隱患迎接新學期到來2022-09-02
- 南京都市圈涉外知識產權保護聯盟成立 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深度落地2022-09-02
- 南京浦口區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項目推進 以“雙輪驅動”穩定經濟運行2022-09-02
- 前8月南京江北新區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00余個 為經濟穩中向好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