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宿遷宿豫區規劃實施100項民生實事項目 96個項目已達序時或超序時進度

幫助企業組織招聘會38場,提供就業崗位7000個,幫扶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017人,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09人;牡丹江河治理工程、泰山河整治工程、利民河治理工程均已完工,清淤疏浚河道約20公里,有效提升周邊區域排澇能力;為全區50戶殘疾人家庭提供無障礙改造,幫扶救助工作深入推進……2022年,宿遷市宿豫區規劃實施了100項民生實事項目,目前96個項目已達序時或超序時進度,4個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今年以來,宿豫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瞄準百姓需求精準發力,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施民生改善攻堅行動,辦好100項民生實事,用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托起宿豫人民的“幸福夢”。

教育發展提質

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設備齊全的功能教室、溫馨舒適的學生宿舍……走進宿豫區玉泉山路初級中學,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教學樓。該項目位于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內,占地81.5畝,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建設規模為12軌36班。

“眼看新學校馬上就能投入使用了,真是太好了!”日前,家住新新家園小區的孫先生興奮地說,自從玉泉山路初級中學項目開始建設,他心里一直期盼著早日建好,孩子就可以就近上學了。據悉,玉泉山路初級中學是為解決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職工子女就學問題所建的一所現代化初中,可提供1800個學位,該校投入使用后,將秉承“向上”文化,不斷滿足周邊居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持續打造優質教育新高地。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宿豫區大力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師資水平,促進課堂提質增效,增加優質學位供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據了解,2022年秋季學期,宿豫區共有昆侖山路小學、玉泉山路初級中學、黃山路初級中學等8所新學校投入使用,新建校舍面積近20萬平方米。8所新學校投入使用后,可新增學位5195個,極大緩解了宿豫區中小學及幼兒園階段的就學壓力,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不斷擴大。

城鄉功能提級

“之前家里做飯用的是罐裝氣,每次用完還要更換氣罐。現在用上了管道燃氣,既方便又安全。”近日,在宿豫區關廟鎮幸福家園小區,宿遷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辦理燃氣開通業務,該小區居民邢勇第一時間辦理了開戶手續。天然氣送到家,帶來的除了便利環保,還有經濟實惠。隨著天然氣管網鋪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居民將享受到清潔能源帶來的實惠。

天然氣“鎮村通”工程,一頭牽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近年來,宿豫區積極推進天然氣“鎮村通”工程,將供氣管網逐步向鎮村延伸,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截至目前,已鋪設完成市政燃氣中壓管道75公里,3800戶居民告別了罐裝液化氣。

社會保障提標

“今天我們邀請了市司法局黨員同志、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區城管局以及集中充電樁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一起來商量一下制訂《景尚佳園小區居民微公約20條》和集中充電棚的使用問題。”日前,在宿豫區豫新街道廬山社區景尚佳園小區“援法議事”會上,面對樓棟長、物業服務公司和居民代表,小區黨支部書記楊磊開門見山地說道。

為了進一步規范小區治理,景尚佳園小區推出了《景尚佳園小區居民微公約20條》,并在“援法議事”會上順利通過表決。同時,針對小區業主群里反映較多的電瓶車集中充電問題達成的議事結果將在會后公示在小區公示欄中,由居民監督委員會監督實施。

“援法議事”進小區是今年宿豫區實施的100項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宿豫區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參與、三治融合、改革創新的原則,將“援法議事”與小區治理提升緊密結合,探索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著力提高小區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人民群眾的參與感、幸福感。截至目前,該區已開展小區“援法議事”活動180余次,已解決“車輛無序停放”“樓道停放電動車”“違規養犬”等群眾身邊的熱點難點問題300余件。

民生期許殷殷,奮斗未有窮期。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為宿豫區人民帶來了生活品質的提升,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宿豫正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求突破、見實效,用心用情用力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劉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