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7月25日電 題:天津:城市新空間賦能美好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李鯤、張宇琪
(資料圖)
“干事創業京津冀,全家成為‘濱城人’。”總結自己的近十年,38歲的胡建龍用了14個字。
2014年創立專注農業人工智能的北京科芯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把公司總部搬到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2019年一家三口落戶天津濱海新區,2020年孩子在“濱城”當地入學……
依托天津的產業化基地,科芯公司已經把市場擴展至河北、山東、內蒙古等地,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
從北京到天津,從去濱海新區工作到在“濱城”安居樂業,胡建龍創業故事的背后,是十年來天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優化內部發展格局打開的全新城市空間。
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天津有了明確定位: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同時,在“北京原始創新、天津研發轉化、河北推廣應用”的精準分工之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產業轉移扎實推進。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一景(2022年5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根據兩地籌謀,2016年11月,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掛牌成立,創新利益共享等機制,充分利用北京中關村和天津濱海新區創新政策疊加優勢,為京津強強聯合蹚出一條新路。目前,科技園已吸引逾3000家企業注冊,注冊資本金超過1400億元。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以西30公里,天津東麗湖畔。2014年10月,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正式建立,打通裝備制造產學研鏈條。目前已引進33個研究所,成立6個聯合研究中心,7個研究室;孵化產業化公司17家,簽訂科研項目總數640余項,科研合同總經費額突破13.4億元;累計承擔國家、省、市等各類縱向項目近90項,申請專利273項。
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區域密切交流的支撐。在中國第一條時速350公里鐵路——京津城際的誕生地,近年來,津保鐵路建成通車,京濱、京唐城際鐵路加快建設,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鐵路啟動建設,“交通一體化”在京津冀逐漸成為現實。
作為京津冀海上門戶,天津還與河北合作打造世界級港口群,為北京和雄安新區打造便捷“出海口”。目前,天津港在京津冀營銷網點已達40家,打造“一站式”港口物流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區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格局。
天津港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2021年12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借重區域空間和資源的同時,天津也在內部開啟了一項事關城市發展格局的系統工程。
長期以來,在濱海新區與天津中心城區相向拓展過程中,不少“散亂污”企業扎根中間地帶,生態遭到破壞。同時,濱海新區以發展產業為主,城市公共服務相對較弱,到2016年,每天有30多萬人不得不在兩個區域往返。
2017年5月,天津開始集中整治取締2.2萬家“散亂污”企業;同年11月,天津開始對875平方公里濕地進行全面保護;2018年5月,濱海新區與中心城區之間736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正式劃定,為京津冀東部再造一葉“綠肺”。
“736平方公里大約是天津中心城區面積的兩倍,開始有人覺得這鎖住了經濟發展空間,但事實證明,這里蘊含著發展的‘綠色密碼’。”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現場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邊偉光說,無論是林地碳匯的“綠色銀行”作用,還是生態屏障內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帶來的會展企業聚集,都是綠色的經濟效益。
在建設生態屏障的基礎上,2020年11月,天津提出打造“津城”(中心城區)“濱城”(濱海新區)雙城發展格局——“津城”重點突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歷史文化底蘊特色,“濱城”重點凸顯海洋文化和近代工業文化的特點。
為補齊“城”的短板,濱海新區啟動“美麗濱城十大工程”,安排重點項目221個,總投資5731億元。同時,經過153公里海岸線修復,東疆親海公園、遺鷗公園、南堤濱海步道等一大批臨海公園對市民開放,讓“濱城”居民真正“擁抱”大海。
中新天津生態城南灣公園一景(2021年6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2021年,天津每天“雙城通勤”的市民已減少至4萬左右,PM2.5平均濃度也從2013年的96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39微克每立方米。
城市新空間賦能美好新生活。十年間,天津的經濟發展也逐漸完成動能轉換。
就在一個月前,由天津42家單位聯合攻關、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輛純太陽能汽車“天津號”首次公開亮相,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外部電源,融合感知技術讓這輛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應對復雜的路況和天氣,也成為天津“智慧發展”的最新成果代表。
在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參會嘉賓體驗“天津號”純太陽能汽車(2022年6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數據顯示,2021年,智能科技產業營收占天津規模以上工業和限額以上信息服務業比重已達24.8%,成為當地發展的新引擎,并逐漸改變了這座城市的運行模式。
以中新天津生態城為例,基于“城市大腦”匯聚的城建、環境、醫療等18個領域的數據,水電氣熱等管線均可實現無人管理、實時預警,通過“腦中有數”實現“心中有數”。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胡建龍的事業打開了新格局,天津自身發展新空間的擴展,又讓他全家得以在濱海新區快樂生活。胡建龍對自己扎根天津的選擇十分滿意,如今他正心無旁騖地將人工智能融入農業,繼續為天津發展貢獻智慧。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世界觀天下!中國這十年·中國故事|天津:城市新空間賦能美好新生活2022-07-25
- 【全球時快訊】隴縣站派出所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夜查工作2022-07-25
- 【天天報資訊】廈航河北航大興機場(廊坊)運營基地開工,預計2025年投用2022-07-25
- 世界消息!江西新余:用心用情服務人才發展2022-07-25
- 全球熱文:中國土工用紡織材料名城(陵城區)復評會在德州召開2022-07-25
- 每日快看:湖口縣:戰高溫斗酷暑 跑出發展“加速度”2022-07-25
- 世界熱點評!全長2.28千米!這條連接2個街鎮的道路計劃明年年中建成2022-07-25
- 焦點觀察:澗西區重慶路街道重二社區黨委:五舉措奏響“五星”創建“主旋律”2022-07-25
- 焦點熱訊:三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接入省級平臺 集成服務更進一步2022-07-25
- 每日觀察!清水河街道朝陽社區:食品藥品安全志愿服務隊助力食藥安全社會共治水平不斷提升2022-07-25
- 【播資訊】高新區創城日記|十步之內必見文明2022-07-25
- 世界熱推薦:首批1.90億元政策資金發放到位?? 郟縣積極探索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新模式2022-07-25
- 【環球熱聞】「落實進行時」九江:扮靚城市入口景觀 提升城市形象品位2022-07-25
- 【世界播資訊】龍口市住建局召開清潔取暖工作動員會議2022-07-25
- 上半年新發布的這款Haylou Moripods ANC多有料?2022-07-25
- 康泰生物上半年營收增逾七成,常規疫苗銷售顯著增長2022-07-25
- 觀熱點:塔里木油田超大超深凝析氣田全面投入開發建設2022-07-25
- 天天實時:殷色希望 愛心傳遞2022-07-25
- 【環球速看料】第二十三屆全國醫院建設大會在武漢開幕2022-07-25
- 世界視訊!萍安鋼鐵湘東煉鐵廠上半年創效超6000萬元2022-07-25
- 環球微資訊!萍安鋼鐵完成2021年度碳排放核查2022-07-25
- 聚焦:把清涼送到生產一線 鋼鐵工人戰高溫 生產檢修忙2022-07-25
- 世界短訊!重走中國西北角|舟曲移民劉馬平:“搬出來”的好日子2022-07-25
- 觀天下!龍華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臺,“兩廊三核多極點”產業空間布局2022-07-25
- 全球資訊:407米!羅湖將誕生深圳第三高樓,項目進度曝光2022-07-25
- 快訊:南京江北新區:園區首張!研創園發出首張營業執照2022-07-25
- 全球新資訊:全國夏夜治安巡查,通遼交警是這樣行動的2022-07-25
- 最新消息:不文明,拍下來!德州“創城我監督·全民隨手拍”征集活動啟動2022-07-25
- 每日熱聞!山東濟南:基層人大“代表來了”解憂群眾“關鍵小事”2022-07-25
- 奇瑞捷豹路虎攬勝極光L帶你領略山水人間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