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評!“臭粑粑”變成“金蛋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文轉自:臨沂日報

本報訊 (臨報融媒記者 孫銳 通訊員 王芳 陳新 謝瑞海)養殖場里清清爽爽,排出的廢棄物被畜禽糞污處理中心加工成有機肥,一邊為生態園里的作物提供養料,一邊作為商品銷往周邊區域……一條變廢為寶、就近消納、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綠色路徑,在臨沭越走越寬廣。

一提起養殖場,浮現在眼前的便是糞便滿地、臭氣熏天的景象,然而走進占地75畝、有近千頭奶牛的臨沭縣恒大牧業服務有限公司,幾乎聞不到什么異味,這得益于配置的全自動化刮糞板。收集的糞便順著渠道被運送至干濕分離區進行處理,分離后的干糞成為奶牛們的“床墊”,供它們休憩。“這些干糞松軟透氣、安全衛生,可以提高奶牛舒適度,減少疾病,既解決了糞污污染,又降低了養殖風險,提高了經濟效益。”恒大牧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卓德剛告訴記者,分離后難以處理的部分,隨著久億源公司畜禽糞污收集處理項目的投入使用,這一難題也迎刃而解。

從恒大牧業往東走大約14公里,便是山東久億源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門前生態園里的蘋果樹郁郁蔥蔥、碩果累累。廠區寬敞明亮、井然有序,很難想象這是一處畜禽糞污處理中心。

“我們把普通工藝難以處理的水泡糞作為生產原料,免費上門去收集。”久億源公司總經理王田得說,為降低氣味污染,畜禽糞污通過管道直接泵入密封儲存罐,經過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作為供熱能源烘干沼渣和沼液,實現糞污自身能源循環,沼液和沼渣通過添加純天然海帶粉、海藻粉等輔料,加工成優質的海藻肥。

“相比普通肥,海藻肥富含多種營養元素,養分更均衡,使用它種出的蘋果品質更好?!蓖跆锏谜f,目前該公司年可處理糞污10.8萬立方米,年產有機肥5萬多噸,除了自用外,產品還銷往沂南、蘭陵等周邊縣區,每年為公司帶來600萬元利潤。

這是臨沭縣推進綠色種養循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以種養結合、農牧循環、就近消納、綜合利用為主線,統籌布局,科學設計,探索推廣適合不同區域特點、經濟高效、可持續運行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實現變廢為寶、變害為利。

“我們爭取各級政策資金4000余萬元,規范提升74家規模養殖場、56家專業戶,并在全縣9個鎮街建成畜禽糞污收集處理中心14家,直接為數百家養殖戶提供糞污收集、轉運和利用服務。”臨沭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曹廣兵介紹,目前臨沭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1.32%,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