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消息!「基層治理」打通基層“神經末梢”讓治理萌發“新芽”


(相關資料圖)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為進一步推動村域治理精細化、智慧化、網格化建設,南通市川姜鎮雙橋村以現有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為基礎,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末梢”落地,織細織密織緊網格,構建“網格長+網格員+微網格員”的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

主體多元化,管理更精細。

該村通過全域“網格重整”,延伸原有網格管理觸角,充分實現微網格治理的扁平化和精細化,切實提升治理效能。雙橋村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按照40—50戶的標準,設立1個微網格,共劃分了19個微網格。同時廣泛發動,吸納退休干部、黨員、志愿者、轄區企業員工以及村民小組長為微網格員。微網格員通過排查走訪,掌握并及時更新網格內的人、地、事、物、組織的基本情況,準確登記實有人口,了解掌握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動態情況,了解掌握困難群眾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情況,做好數據采集、錄入和維護,保證信息數據的鮮活、準確。

觸角再延伸,治理更有效。

微網格員常態開展“敲門行動”,在上門入戶走訪過程中,了解民情動態信息。同時,加強鄰里互動,將各類最新政策迅速傳達到每家每戶。微網格員及時發現上報涉及治安、消防、環保、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方面的風險隱患和違法犯罪線索,配合開展各類涉疫線索的實地核查工作,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進行先期核查,并將核查結果及時反饋至網格長,以便得到及時的管控。

服務零距離,溝通更便捷。

該村以微網格為單元,建立網格微信群,讓大家在更小單元內,加強信息互動,建立線上“朋友圈”,拉近鄰里距離,營造和諧氛圍,傳達村居政策信息,村民在群里交流或反映問題,網格員也能第一時間接受收村民的問題并解決。通過“一格一群”的貼心提醒,補足入戶遇不到人的短板。同時,也不斷拉近了網格員和轄區村民的距離,讓心與心貼地更近。

微網格作為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最前沿陣地和最靈敏觸角。該村將大力開展“微網格”鞏固提升行動,加大微網格員培訓力度,著力提升微網格員信息采集、政策宣傳、社會監督等各方面能力,持續完善優化微網格,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

關鍵詞: 神經末梢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