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資料圖)
雨燕,翼長而腿腳弱小,卻是飛翔速度最快的鳥類之一。坐在輪椅上的張瑩瑩,被人們稱為“勇敢的雨燕”。
作為廣東省深圳市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多年來,張瑩瑩帶領“雨燕”團隊探索出多元化助殘就業創業模式,幫助數千名殘疾人突破身體限制,追逐人生夢想,她也因此獲評全國自強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我相信,只要努力奮斗,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張瑩瑩說。
自強不息,積極參加志愿服務
打開張瑩瑩的微信朋友圈,都是公益助殘資訊。一場場就業培訓、義診救治、下鄉調研、志愿服務等活動排滿了她的時間表。
“節假日在家里根本看不到她,不是在外地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張瑩瑩的丈夫辛鈞輝也是殘疾人,如今是一名致力于為困難群體開展法律和就業方面公益援助的律師。
1989年出生的張瑩瑩,自幼因脊髓灰質炎導致雙腿肌肉萎縮,只能與拐杖和輪椅為伴。她生性樂觀自強,靠著努力考上大學。大學軍訓她摔傷了雙腿,當時還未熟悉的同學們自發“排班”,輪流背她上課、給她送飯。“我的大學四年,是在老師和同學們照顧下讀完的。我積極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回報社會。”
這讓張瑩瑩找到了人生價值。“在我的成長路上,無數人伸出了援手。我想做一名傳遞友愛的使者,為更多殘障人士插上希望的翅膀。”
大學畢業后,張瑩瑩前往深圳,投身助殘就業創業幫扶事業。2015年,她與幾位伙伴創辦了青龍無障礙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了深圳市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致力于為殘疾人提供心理輔導、就業培訓。如今,張瑩瑩已先后帶領團隊創辦4家社會組織、2家企業,在崗員工90%以上是殘疾人或殘疾兒童的親屬。
授人以漁,精準助殘“智志雙扶”
多年來,圍繞多元化助殘,張瑩瑩帶領團隊做了大量探索。
“僅靠我們創辦的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十分有限,所以我們不斷向外拓展,努力凝聚全社會扶殘助殘力量。”張瑩瑩說,“雨燕”團隊一手聯動企業,為各類企業設計就業崗位,一手抓助殘培訓,授人以漁,幫助數以千計的殘疾人走上工作崗位。
從2018年開始,張瑩瑩又帶領“雨燕”團隊為創業初期及有創業意愿的殘疾人提供資源整合、心理支持、創業孵化、技能培訓、法律服務、政策咨詢六大服務,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張瑩瑩深知,助殘先扶志,讓殘疾人融入社會,首先要幫其重建信心。為此,“雨燕”團隊將心理輔導放在助殘就業培訓首位,帶領龍華區義工開展“殘疾人演說家”志愿服務項目,用一個個感人故事激勵殘疾人走出家門勇敢追夢,目前項目已進行了百余場。
張瑩瑩注重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和心理輔導,幫助殘疾人深度挖掘自身潛力,精準匹配企業需求。幼時因燒傷致殘,滿震洋從小缺乏自信,大學畢業后當過建筑工、干過電工、做過推銷員,工作始終不穩定。2019年,經張瑩瑩介紹,滿震洋成為一名人工智能數據員,培訓后上崗,他看到了不一樣的天地:“有免費的宿舍、干凈的工作環境,同事也很親切,我覺得很幸福。”
科技助力,推動幫扶事業不斷向前
促進殘疾人高質量、高層次穩定就業,是張瑩瑩一直努力的目標。
“經過調研,我們最近發布了‘惠殘通’線上平臺,以訂單式培訓就業為主、‘紅娘式’精準牽線為輔的方式,幫助殘疾人精準化、高質量就業。”張瑩瑩介紹,“惠殘通”是集殘疾人培訓、就業、就醫、便民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目前“惠殘通”已發布40多家企業的人才需求。
“我們正與一家企業合作,開展城市安全員培訓,未來能給大量殘疾人提供崗位。”張瑩瑩說。自2018年10月起,張瑩瑩帶領團隊先后走進多個地區,為殘疾人開設心理輔導班,鼓勵他們加入就業技能培訓班,學習電商客服、直播帶貨、短視頻制作等技能。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縣,就有350名殘疾人受益。
20歲的張寧波是來自鳳山縣的貧困殘疾人,因腿部殘疾,她從小沒出過山、沒上過學。在“雨燕”團隊幫助下,張寧波在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做了腿部矯形手術,學會了制作蛋糕,目前準備在深圳開蛋糕店。
“看到他們幸福的樣子,我就覺得自己也非常幸福。”聽到張寧波說希望一起做公益,張瑩瑩喜極而泣。針對肢體殘疾人開展矯形與重建醫療,實施殘疾人低中高檔學歷提升行動計劃,開辦茶藝、插花、刺繡、養殖、咖啡制作、平面設計等數十種培訓班……張瑩瑩帶領“雨燕”團隊不斷探索多元化就業創業模式,在助殘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更好服務社會。
■記者手記
呼喚更多“勇敢的雨燕”
從小殘疾的張瑩瑩,瘦弱的身體里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多年來,她如一只“勇敢的雨燕”,頂風冒雨,不知疲倦,帶領大批殘疾人振翅飛翔、追夢圓夢,身體力行地詮釋著自強不息、助人助己的精神內涵。
有愛有為,精準施策。同為殘疾人,張瑩瑩最懂得殘疾人就業創業的難處,帶領團隊探索多元化助殘就業創業模式,秉持“授人以漁”的理念,為每一個殘疾人選擇最合適的崗位和發展方向;她將心理輔導放在首位,用親身經歷激發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內生動力,鼓勵他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勇于創新,聚賢成峰。助殘事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勠力同心。從辦企業到運營眾創空間,再到打造“惠殘通”線上助殘平臺,張瑩瑩針對助殘工作痛點不斷創新,集聚社會助殘力量,讓“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更好實現。
在深圳,殘疾人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一種溫暖叫張瑩瑩”。這種溫暖,正在成為全社會的自覺擔當,扶殘助殘的氛圍日益濃厚。越來越多的助殘人士伸出雙手,共襄“春天的事業”;越來越多的殘疾人用實際行動迸發生命光彩,書寫精彩的人生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5日 13 版)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天天最新:“我想做一名傳遞友愛的使者”(奮斗者正青春)2022-07-05
- 全球時訊:約談42人!今年安徽首批環保督察第一批全面完成督察進駐工作2022-07-05
- 滾動:無縫換乘!中山八路交通換乘樞紐綜合開發項目施工中2022-07-05
- 全球速遞!沈陽:轉角遇見方寸之美 小小“口袋公園”盛滿幸福和美好2022-07-05
- 當前簡訊:石首:保護長江魚 狠抓市場消費源頭2022-07-05
- 快資訊丨黃江和光明倒掛了!2022-07-05
- 觀熱點:平陰開展涉民生電梯隱患“回頭看”:立案查處3起,罰沒款3萬余元2022-07-05
- 環球新資訊:湘陰今年實施教育項目78個,總投資1.28億元2022-07-05
- 環球看點!打造校企合作新標桿!金徽酒與江南大學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2022-07-05
- 世界微資訊!甘肅敦煌:鳴沙山下杏飄香2022-07-05
- 天天快資訊:指尖上的傳承:再現飛天 留住敦煌2022-07-05
- 天天時訊:扭住項目建設“牛鼻子” 打造持續增長 強引擎——2022年下半年全省重大項目開工活動各市州現場掃描2022-07-05
- 每日精選:吹響高質量發展“沖鋒號”——甘肅省2022年下半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走筆2022-07-05
- 當前短訊!紅色暴雨!東莞多鎮遭水淹!已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2022-07-05
- 當前速訊:推61套住宅 均價約5.99萬/㎡ 龍崗吉祥花園獲批預售(附價格表)2022-07-05
- 焦點消息!供應增加,6月深圳成交3008套新房住宅2022-07-05
- 每日報道:總價361萬起,今起登記!坂田吉祥花園銷售方案公示2022-07-05
- 焦點速遞!“小管家”助推社區治理2022-07-05
- 全球觀點:東莞28鎮街樓市取消限購后,首付又降至最低2成?2022-07-05
- 全球最資訊丨加薪不成竟盜竊單位財物 南昌一女子獲刑三年2022-07-05
- 觀速訊丨加強市區聯動、凝聚共建合力,普陀區啟動年輕干部“雙向培養”工程2022-07-05
- 當前速看:和若鐵路打造沙漠幸福路(新知)2022-07-05
- 每日頭條!災后重建丨機動支隊五大隊連續作戰與上饒人民同舟共濟2022-07-05
- 當前快訊:江大附院南側臨時停車場關閉2022-07-05
- 世界熱門:南昌高新區開展夏季嚴管嚴查超限運輸專項整治2022-07-05
- 快消息!神州租車與國銀租賃達成融資租賃業務合作2022-07-05
- 環球視訊!張家界市旅行社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舉行2022-07-05
- 世界速看:為什么針對新勢力汽車的“看空潮” 抬頭?2022-07-05
- 環球今日訊!江西電網首次采用小截面雙搖臂落地抱桿組塔成功2022-07-05
- 每日快看:比亞迪6月銷量出爐,長安、長城、吉利誰能超越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