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綠”種“未來”

本文轉自:民族日報

3月,萬物新生,臨夏大地一片春意盎然,各山梁上干群攜手,揮鍬鏟土,為美麗臨夏再添新綠。

在康樂縣上灣鄉馬巴村,鄉鎮干部、周邊群眾300余人在青崗山種植點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一輛輛水車往來穿梭,大家挖坑、扶樹、填土、栽苗、灌水,相互協作,有條不紊,成片的云杉不斷在山間腹地延伸。

“我們從早上8點來這里栽樹,按照技術要求,從挖穴、栽種到澆水,一道程序都沒落下。”一位正在澆水的村民對記者說。

據康樂縣林草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馬海成介紹,為打造國家級園林縣城、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該縣2022年規劃春季造林3.9萬畝,投資5590萬元。其中沿二級路面山造林9000畝,各鄉鎮人工造林7000畝,補植補造2萬畝,義務植樹3000畝,治理修復人工種草1.5萬畝,為各鄉鎮發放波斯菊、萬壽菊等花卉種子3740公斤。

趁著春光播新綠,植樹造林正當時。植樹造林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生態綠化,區域性種植、重點化種植也為群眾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青崗山處于康樂縣地質災害易發地,在種植點可以看到山體有明顯滑坡造成的溝壑,環青崗山的村級公路盤延而上。據周邊群眾介紹,以往雨季時,暴雨頻發使得山體滑坡導致泥土掩蓋道路,村民無法通暢出行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近年來,通過植樹造林、道路加固維護以及群眾生態保護意識的提高,該村路段發生滑坡導致出行難的問題再無發生。

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該縣干部群眾用植一棵樹、栽一抹綠、造一片林的行動,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座座綠水青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