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落實“一采一消” 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長春3月28日電 (李思玥)今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本輪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17場新聞發布會。吉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力介紹了吉林省昨日的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吉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力。(吉林發布供圖)

張力介紹,目前,吉林省扎實推進流調轉運管控工作。持續加大流調排查力度,健全完善扁平化指揮體系,強化“三公(工)”聯動、數據共享。截至3月27日18時,前24小時全省完成流調報告2123人,排查出密接3669人、次密接1667人。持續加大轉運力度,前24小時,全省共跨區域轉運密接次密接3批287人,3月10日以來,累計跨地區轉運涉疫人員108批次20397人,其中,核酸檢測陽性人員1199人,密接、次密接人員19198人。前24小時,回運解除隔離人員5批514人,全省累計回運2102人。

在社區管控方面,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區管控工作的意見。深入開展“抗疫一線黨旗紅”活動,凝聚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殲滅戰阻擊戰的強大力量。對長吉兩市所轄72個街道(鄉鎮)、146個社區(村屯)、211個小區開展監督檢查,對122個封控區、110個管控區、36個防范區進行明察暗訪。集中隔離點、隔離賓館等抗疫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黨員沖鋒在前、發揮作用,與志愿者一起參與清潔衛生工作,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機制。就地、就近招募小區志愿者,有序組織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引導居民配合參與全民抗疫。

在提升醫療救治能力方面,繼續加大醫療專家巡查力度,確保重點人群感染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進一步完善會診制度,確保急危重癥患者預警關口前移。制定印發《吉林省新冠病毒感染者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后轉運與健康監測銜接流程》,加快床位周轉使用效率。長春市開診的“綠碼醫院”進一步優化就診流程,實行封控區、管控區分區診療,就診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中心院區新增緩沖病房50間,北湖院區新增緩沖病房25間,急危重癥患者于搶救室、手術室緊急處置后,可在緩沖病房繼續進行4—5天周轉治療,進一步保障百姓有序就醫。增派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重癥團隊進駐省人民醫院,進一步加強重癥患者救治力量。

張力表示,下一步吉林省將加強核酸檢測組織協調,合理設置采樣點和人員力量配備,規范采樣現場管理,科學安排檢測時序,落實“一采一消”,提高檢測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做好重點區域全域核酸檢測,特別是對建筑工地、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實施高頻次核酸檢測,防止疫情外溢。扎實做好流調排查,加強流調力量配備,堅持“快”字當頭,及時鎖定風險人員,確保密接和次密接人員排查管控到位。

同時,進一步實施管控提級、封控擴面行動,落實落細靜態管控措施,嚴格小區內部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禁止人員在樓與樓、層與層之間流動聚集,積極創建“無疫小區”,織密織牢社區防控防線。對采樣人員、志愿者等可能流動的人員,定區定點實行閉環管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落實包保責任制,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和就醫用藥需求。提升消殺工作水平,做好涉疫場所終末消毒、居民家庭清潔消毒、重點場所清潔消毒,徹底消除風險隱患。

提高轉運保障能力,對發現的感染者及時轉運到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追蹤到的密接人員及時轉運隔離到位。做好分類救治,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輔導和人文關懷,對危重癥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一患一團隊”全力救治。加強方艙醫院和隔離點內部規范管理和服務,關心關愛一線醫護人員,輪流排班休息,增強防護能力,加強環境消殺和醫療廢棄物處理,防止發生院感事件。扎實做好治愈出院患者管理服務工作,跟蹤落實醫學觀察和健康監測,對復陽者及時采取醫療措施。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