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委、市政府印發《昆明市推進中老鐵路沿線開發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加快推進中老鐵路沿線開發,充分發揮中老鐵路輻射帶動作用,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到2024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2100億元,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20.95億美元,年均分別增長15%和12%。以王家營片區為中心的外貿進出口總額達300億元,年進出口貨物運輸量達340萬噸以上,其中進口190萬噸、出口150萬噸。
提升通道能力
完善對外交通和貨物通關功能
《行動計劃》明確了包括維護好中老鐵路運營安全、加快進出昆通道建設、推進昆玉鐵路電氣化擴能改造等具體內容。
加快海關監管場所建設。2022年7月前,完成昆明鐵路國際班列海關監管場所一期局部圍網工程;2023年底前,完成軟件信息平臺、圍網及監控等建設,做好智能化查驗設施設備及信息化系統開發應用。
參與區域多雙邊合作機制。探索RCEP規則的先試先行,提高國際分撥及配送、銷售服務等業務便利度;加強與RCEP成員國家進出口供應鏈合作,構建以昆明為重要生產基地和要素交易市場的產業鏈體系。
建設物流樞紐
提升沿線樞紐中轉集散能力
加強沿線物流樞紐建設。啟動王家營片區物流功能業態提升專項工程;加快騰俊國際陸港鐵路項目后續配套設施建設;以桃花村—讀書鋪—草鋪樞紐、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樞紐為依托,力爭2025年前完成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申報。
建設國際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圍繞昆明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及王家營西、桃花村等中老鐵路沿線重要鐵路物流樞紐節點,加快布局建設水果、茶葉、花卉、橡膠、食糖、中藥材、水產品、有色金屬、木材等面向南亞東南亞區域性國際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在中老鐵路沿線重點園區、物流樞紐和貨運站點,大力發展冷鏈班列,推動公路和鐵路冷鏈無縫銜接。
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加快建設中老鐵路沿線智慧物流綜合信息平臺,支持企業建設智慧供應鏈云平臺;以螺螄灣商貿區為試點,探索建立國際貿易大數據中心。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力爭2024年完成昆明(福德立交)至宜良高速公路項目(昆石復線)(一期工程)項目建設;做好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項目有關工作,推動實現“空鐵”“空公鐵”“水公鐵”聯運。
積極支持海外倉建設。在老撾等國家的中心城市、樞紐節點和重要港口建設海外倉,建設一批境外展示中心、分撥中心、批發市場和零售網點。
加強產業開發
提升昆明沿線產業水平
大力發展跨境農業。用好RCEP的優惠市場準入條件,積極建設農產品保稅物流園區;打造晉寧花卉產業現代化示范園、安寧現代農業示范園等沿線重點園區,力爭到2024年,昆明與周邊國家農業合作面積達51萬畝,產量達10萬噸以上。
大力發展跨境旅游。待西雙版納州嘎灑航空口岸和磨憨鐵路口岸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獲批后,聯動做好口岸免簽入境人員管控工作。
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爭取將昆明建設成為我國第四個全業務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與周邊國家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合作機制,配合促進RCEP國家間電子認證和電子簽名互認;鼓勵市場主體大力開展網購保稅、零售進出口、出口海外倉等業務;推動跨境電商、郵政快遞等企業布局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營銷、寄遞、集配網絡,探索“中老班列+跨境電商”模式;探索在老撾、泰國等國家建立跨境電商直播基地,鼓勵電商平臺設立境外展示中心。
推動跨境金融創新。鼓勵商業銀行開展人民幣與周邊國家貨幣柜臺掛牌業務,提供人民幣與老撾基普兌換服務;鼓勵境內銀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質效,鼓勵企業在對外貿易和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暢通人民幣跨境結算渠道,推廣使用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對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人民幣結算額超過1500萬元或占比超過總結算額50%的企業,按照當年新增部分的1%。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30萬元。
加強沿線園區建設。支持昆明綜合保稅區率先全面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中與海關特殊監管區相關的改革試點經驗;支持官渡區通過“自貿數字港”園區,吸納國內外數字貿易頭部企業與研發企業入駐。
加強沿線節點產業培育。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重點推進東盟特色農產品等進口,發展跨境電商小商品進出口;昆明綜合保稅區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物流分撥中心、銷售服務中心;官渡區探索海關查驗中心市場采購貿易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促進中老專列出口市場采購貿易產品及云南特色產品開發,推動成立“面向南亞東南亞區域貿易中心”,與駐昆總領館在螺螄灣商貿區建設“南亞東南亞商品展示交易區”,打造南亞東南亞小商品聚集地;空港經濟區通過空鐵聯運加大與中老鐵路的陸路通道連接,建立“航空+鐵路”生態圈;呈貢區完善高鐵南站配套設施,促進產品質量與國際接軌。
加強和周邊經貿合作。鼓勵國內外企業在昆明市建立西南總部、東盟總部,設立物流、轉運、商貿、金融等分支機構,建立組裝中心和研發中心。
加強國際產能合作。開展以南亞東南亞國家為重點的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加快昆明市托管西雙版納州磨憨鎮工作;開展跨境電商合作,探索農副產品在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落地初加工,進入綜合保稅區后精深加工等模式;鼓勵市場采購主體在老撾開展海外營展銷和就地加工;鼓勵各開放平臺和重點園區與老撾園區開展產業合作,發展農產品加工、環保建材等產業,打造產業集群。
培育市場主體
為開放型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中老班列品牌。將中老貨運班列升級為中老國際班列,將市級班列運營平臺轉型升級為通道經濟運營平臺;統一中老鐵路貨運產品服務標準、運價體系、品牌標識、班列命名、品牌使用和宣傳推廣,配合打造“瀾湄快線”等貨運班列產品;推動中老班列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實現戰略對接,將中老國際班列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品牌。
培育壯大物流企業。鼓勵物流企業依托中老鐵路,通過參股、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強;鼓勵物流企業申報A級認證,增加4A級、5A級企業比例;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鼓勵物流企業挖掘現有物流用地潛力,利用現有土地新建倉庫設施。
強化市場主體服務。支持昆明仲裁委員會積極拓展國際仲裁業務,打造“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中心和商事仲裁中心,允許境外知名仲裁及爭議解決機構在試點地區設立業務機構,建立健全國際商事調解、仲裁機制,開展中老鐵路通道沿線國家法律政策咨詢服務,為中老鐵路運營提供商事糾紛解決便利。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簽訂“一帶一路”中老鐵路沿線城市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協議;加大貿易、物流等領域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推動境外投資合作人員往來便利化。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及沿線縣(市)區、開發(度假)區黨政主要領導圍繞中老鐵路沿線開發每年帶隊招商引資。
加大運貿一體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昆明鐵路國際班列海關監管場所運營,建成后的日常運維經費由市級與屬地財政給予補助。借鑒中歐班列運營經驗,加大對中老班列開行初期政策支持力度,2022年至2024年,市級統籌政策對在昆明市內鐵路貨運場站集結和分撥、經中老鐵路發送和到達的跨境貨物運輸給予支持。
促進民心相通
為雙方交流構筑新通道
拓展友城關系。加強昆明市與老撾萬象市、瑯勃拉邦市友好交往;持續拓展對老友好關系,推動安寧市與老撾勐賽縣締結國際友好交流城市。
加強教育交流合作。支持昆明鐵道職業學院實施援老撾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育能力建設及教育技術合作項目。
加強科技交流合作。到2024年,在南亞東南亞建設不少于15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加強國際旅游合作。持續推動昆明國際友城旅游聯盟建設,加強與老撾萬象市文化旅游合作。
擴大民間溝通交流。實施好“書香潤親情”——海外“昆明書屋”項目,服務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經貿合作。
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和平臺。為企業在老撾投資興業聚集更多信息資源、開辟更多交往渠道、搭建更多服務平臺。
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要素保障和項目支撐
《行動計劃》明確,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有關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市三年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
強化要素保障。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優先安排中央、省、市預算內投資和交通運輸、物流發展等資金,優先在防控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對符合專項債券發行條件的項目爭取支持;2022年至2024年,市級財政每年籌措2億元,用于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中老鐵路沿線項目,補助資金滾動調整使用,年度內未執行完畢的資金交回市級財政,滾入下一年度統籌安排,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依據市本級支出責任,做好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整治資金保障。制定“公轉鐵”專項資金補助計劃,及時進行申報與撥付。納入《行動計劃》或招商引資的項目,在科研項目、創新平臺、科技人才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強化項目支撐。圍繞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樞紐建設、沿線產業開發抓好一批項目實施,先期納入《行動計劃》項目共54個,總投資717億元以上,3年累計投資328億元以上;建立中老鐵路沿線開發重大項目儲備庫,建立項目滾動調整機制,對《行動計劃》項目每年進行一次動態調整。緊盯項目建設關鍵環節,推動項目加快建設,發揮重大項目對中老鐵路沿線開發的支撐引領作用。(劉光平 董宇虹)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昆明:加快推進中老鐵路沿線開發 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2022-07-18
- 云南省4個州市堅持目標導向 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07-18
- 昆明西山區海口街道大力推進產城融合工作 特色種植業成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2022-07-18
- 昆明市縣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網絡布局擴大 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科技成果轉化奠定基礎2022-07-18
- 熱點評!市教育局:開展特色普通高中創建為人才高質量成長賦能2022-07-18
- 環球今熱點:蘄春舉辦年輕干部河湖長制工作培訓班2022-07-18
- 今日精選:3個建設項目被曝光2022-07-18
- 每日頭條!5年資助23名大學生2022-07-18
- 環球觀熱點:為行道樹“松綁減縛”2022-07-18
- 6月山西省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5% 市場供需兩端業務活動趨于活躍2022-07-18
- 2021年山西省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為110.9 排名全國第17位2022-07-18
- 天津:確保工程質量扎實穩固 加大力度推進民生項目實施2022-07-18
- 泰州發布建設實施方案 明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目標2022-07-18
- 寧波37家菜市場開啟常態化“清涼”模式 吸引周邊眾多市民前去消費2022-07-18
- 上半年江蘇省450項重大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557.7億元 超序時進度9.2個百分點 2022-07-18
- 北京:在夜間公共文化等多方面發力 不斷提升消費貢獻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2022-07-18
- 上半年民航市場遭遇有史以來最大挑戰 下半年各航司業績有望持續復蘇2022-07-18
- 銀保監會:將銀行互聯網貸款存量業務過渡期延長 讓銀行獲得“喘息”機會2022-07-18
- 6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742億元 同比增長3.1%2022-07-18
- 快訊:城南街道 推進老舊樓道換新顏2022-07-18
- 當前聚焦:“員工制”讓家政服務更放心2022-07-18
- 今亮點!“三位一體”鍛造科創新引擎 “兩鏈融合”激活發展新動力2022-07-18
- 環球快資訊:懷安縣眾籌資金千萬余元建設公益林2022-07-18
- 天天快看:多部門聯合檢查 維護科區消防安全持續穩定2022-07-18
- 【世界聚看點】南山中心2新盤上新!最低首付一百萬以內?2022-07-18
- 全球微資訊!范圍超13公頃,光明兩土整項目實施方案出爐2022-07-18
- 觀察:黨旗映紅發展路2022-07-18
- 全球新資訊:以數字經濟賦能鄭州在中心城市建設中提質進位2022-07-18
- 天天看熱訊:「央媒看太原」央媒點贊太原市高質量發展2022-07-18
- 環球觀察:“五星”引領 聚力真抓實干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