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個月合肥民營企業進出口264.5億元 增長79.8%

廬州海關昨日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前2個月,合肥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54.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34.9%。進出口總值位居省會城市第7位,增速位列省會城市第6位。其中,出口332.6億元,增長34.4%;進口221.9億元,增長35.5%。

外貿總值和增速穩居省會城市前十

數據顯示,合肥市進出口總值在省會城市中(不包括直轄市)排名第7位,中部省會城市排名列第2位,均較2021年同期排名前進1位;前2個月,合肥市進出口增速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第1位,列全國省會城市(不包括直轄市)第6位。合肥市累計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較全國平均增速高21.6、20.8、22.6個百分點,較全省平均增速高12.6、9、17.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貿易快速增長。前2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361.8億元,增長39%,占合肥市外貿總值的65.3%。其中,出口222.6億元,增長39.9%;進口139.2億元,增長37.6%。加工貿易進出口110.5億元,增長3.2%。另外,保稅物流進出口58.8億元,增長113.7%,占合肥市外貿總值的10.6%。

分析表明,我市民營企業增速領先,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264.5億元,增長79.8%,占合肥市外貿總值的47.7%。其中,出口175.3億元,增長80.3%;進口89.2億元,增長78.8%。

外貿供應鏈韌勁顯現

分析表明,由于全球疫情尚未結束,國際市場的供應鏈與產業鏈恢復需要過程,而我國防疫形勢整體向好,工業基礎、產能配套疊加穩外貿政策的支持,使我國外貿供應鏈與產業鏈繼續保持韌性,因此外貿訂單替代效應仍在。

前2個月,合肥市對美國進出口74.7億元,增長71.5%。其中,出口57.1億元,增長88.6%,進口17.6億元,增長32.5%。歐盟(不含英國)仍為我市第一大貿易伙伴,進出口90.2億元,增長39%。

對東盟進出口66.3億元,增長31.4%。另外,對俄羅斯進出口9.3億元,增長47.8%,其中,出口6.8億元、增長77.6%,進口2.5億元、增長2.3%。

同期,合肥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出口142.7億元,增長23.5%,占進出口總值的25.7%。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值為148.2億元,增長24%,占比26.7%。

各類特殊區域穩步發展

前2個月,合肥經開區綜合保稅區進出口111.4億元,增長28.5%。合肥綜合保稅區進出口43.8億元,增長66.3%。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出口1.4億元,增長33.4%。上述3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合計占全市外貿比重的28.2%。

另外,合肥高新區進出口99.3億元,增長40.9%;合肥經開區進出口213.7億元(包括合肥經開區綜合保稅區),增長53.7%。

同期,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進出口182.8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33%,同比增長50.5%,高于全市同期整體增速15.6個百分點。

新能源汽車出口成倍增長

“汽”勢磅礴的合肥,正在駛向更美好的未來。前2個月,全市汽車(包括底盤)出口10.5億元,增長42.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億元,增長728.8%,主要出口市場為歐洲和拉丁美洲。

除了新能源汽車,前2個月,合肥市主要出口產品中,出口筆記本電腦55.8億元,增長18.1%。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出口30.2億元,增長95.1%。集成電路出口29.3億元,增長213.2%。冰箱出口13.9億元,增長1.7%;紡織品出口11.4億元,增長19.4%。

據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合肥中歐班列累計發運141列,同比增長93.15%,搭載5795標箱,同比增長93.62%。

據廬州海關分析,由于鐵路班列時效及運費的綜合性價比較高,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相較于海運和空運的優勢日益凸顯。今年前2個月,合肥市通過鐵路運輸進出口16.3億元,增長61.4%。航空運輸進出口202.6億元,增長54.3%。同期,通過海運方式進出口294億元,增長22.1%。( 蘇曉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