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店新村黨委書記耿遵珠分享鄉村振興“耿店模式”經驗


【資料圖】

記者劉云鶴

7月3日上午,山東省政協召開2023年第三次月度協商會,圍繞“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協商議政。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耿店新村黨委書記耿遵珠分享了鄉村振興“耿店模式”經驗。初任耿店村黨支部書記時,該村還是一個貧窮落后的普通村莊,上任后耿遵珠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模式,瞄準蔬菜大棚產業,以黨建引領,提高棚菜產業水平,推動舊村社區化改造,傾力打造鄉村振興“耿店模式”。目前耿店村擁有蔬菜大棚700余座,占地3000余畝,人均年收入過4.6萬元,村集體累計資產達3000多萬元。在村內分5期建設了14棟配套服務設施齊全的居民樓,實現了村民全部上樓。

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書記“頭雁效應”。農業強不強,關鍵看領頭羊,農村美不美,關鍵在村兩委,農民富不富,關鍵靠黨支部。我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頭雁效應”,帶動村兩委班子領辦蔬菜大棚、入股合作社、首倡蔬菜專業化服務、推動基礎設施建設,讓耿店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標桿村。

支部領辦合作社助推農業生產經營。“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三位一體的生產經營機制,實行股份合作制,統一購物料、生產、技術指導、收購、銷售,既規避了散戶經營風險,提高了生產積極性,又使農戶獲得土地流轉費、入股分紅、工資收益等,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實施“歸雁工程”提供人才支撐。2010年耿店村開始實施“歸雁工程”,通過流轉土地、提供技術與資金,吸引了116名“棚二代”回村創業,不僅解決了人才匱乏問題,還帶回了資金、技術與市場。

整合周邊資源共同實現鄉村振興。2021年耿店村與周邊十村融合組建耿店新村,將“耿店模式”成功經驗向全新村進行復制推廣。2023年,耿店新村注冊資金5000萬元成立誠贏農業發展集團,推動全新村土地整合,做好耕、種、管、收、儲、加、銷全程托管,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以農作物生產經營“穩產保收”為目標,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魯西平原糧區作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主陣地,農民耕種的土地通常由多個零散的地塊構成,流轉土地必須得一家一戶協商,一戶不同意,土地流轉就泡湯,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土地的碎片化也限制了農業機械化、集約化生產。

針對土地規模化流轉困難的問題,耿遵珠建議,結合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需求,本著適合機械化、規模化的原則,針對魯西平原糧區農村現有土地,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將土地優先流轉給黨委或黨支部領辦的農業合作社,從而打開土地流轉不暢的“死結”,讓村集體資產保值升值。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