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在青舉辦,國際海洋城市智庫網絡成立


(資料圖片)

記者楊雪通訊員趙敏洪曉文

6月28日下午,作為2023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板塊之一,國際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其間,國際海洋城市智庫網絡宣布成立,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并通過了《國際海洋合作與治理·青島倡議》。

論壇上,來自中國、韓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等多個國家的十余位智庫專家與學者,圍繞“全球氣候變化與東亞海洋治理合作”主題展開研討,為如何切實建立有效的地區間海洋治理機制框架,打造有利于東亞海洋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公共產品出謀劃策。

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要亮點之一,國際海洋城市智庫網絡的成立,加強了東亞地區智庫和海洋機構之間的聯系,連接了本地和跨國海洋企業,推動了有關促進藍色經濟發展、海上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國際政策研究合作。據了解,國際海洋城市智庫網絡由現代海洋城市發展研究院牽頭發起,聯合馬來西亞海事研究所、印尼國家海洋研究所、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斯里蘭卡GeopoliticalCartographer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海南華陽海洋合作與治理研究中心、經士智庫等共同成立。

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議程之一,與會智庫專家和學者對推進國際海洋治理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達成共識,一致通過并發布《國際海洋合作與治理·青島倡議》。倡議提出,亞洲有數十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海洋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與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各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與此同時,由于海洋具有連通性,任何一個國家面臨的海洋污染、海洋氣候變化、海洋災害等挑戰,都與區域內其他國家息息相關,開展海洋治理的國際合作既是大勢所趨,更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據悉,倡議書的發布旨在號召國際涉海智庫和學術界協同推進亞洲海洋經濟、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技術創新和海上非傳統安全領域的交流,加強相關政策研究互動,不斷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在此背景下,借助智庫、媒體等社會民間力量,推進人員之間、機構之間、城市之間的國際海洋治理與藍色經濟合作,不僅有利于為亞洲各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良好發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撐和公共服務保障,在應對“逆全球化”以及氣候變化等挑戰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全球性意義。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