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點!合肥蜀山:大力推進全域科創 加速“科大硅谷”建設

自2022年6月安徽提出“科大硅谷”總體發展戰略以來,合肥市蜀山區緊抓這一機遇,將全域科創作為未來發展戰略和發展新動能,以期實現全區整體全要素、全流程、全區域的科技創新,并帶動蜀山區新一輪的產業發展活力。

“科大硅谷”是聚焦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企業孵化、創新生態優化,以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為紐帶,立足合肥城市區域新空間打造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示范工程。


(資料圖)

“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驛站科學島站。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創新體制機制 城市更新釋放載體空間

今年1月,合肥市印發《支持“科大硅谷”建設若干政策》,提出聯合中國科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全球校友資源,支持建設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公司和全球校友事務部,作為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的平臺和窗口,開展創新創業“雙招雙引”等工作。

早在2021年,蜀山區就專門出臺了《蜀山區關于推進“全域科創”建設的實施方案》,其中包括校地融合、載體建設、產業發展、創新生態等九大任務。同時,該區建立了“區委科技創新委+辦公室+科創集團”工作推進機制,項目化推進科創工作的統籌與實施。同時成立蜀山科創集團,以市場化方式推進載體建設運營、雙招雙引、資本運作和基金運營等工作。

近年來,隨著合肥市科創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區內空間不足已成發展瓶頸,蜀山區提出了“科創+城市更新”發展路徑,以解決科創載體的建設問題。2022年,全區共完成11.5萬平方米的載體建設工作,其中包括租用像立基大廈這類的零散載體,區科創集團集中針對中國科大、科學島周邊片區,開展轄區內低效樓宇及工業用地系統排查,同時對部分低效樓宇進行提升改造。

通過存量空間利用與增量空間拓展,未來中國科大片區將形成“兩園區、兩平臺、一市場、一創體”(中國科大科技園、博士雙創園;新醫學成果轉化加速平臺、新工科成果轉化加速平臺;科創成果轉化服務市場;科里科氣科創綜合體)的“2211”科創空間體系。另外,蜀山區已啟動位于通往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門戶區位的大鋪頭片區城市更新項目。

“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合力大廈B座)。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資源共享 多方力量匯聚共建

2021年10月,蜀山科創集團注冊成立,作為服務科技創新工作的主攻手。成立一年多以來,科創集團投資設立了基金管理公司,一方面幫助優質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另一方面將積累的資金投入到科技創新當中,更有效地轉化科技成果,助力孵化科創企業。

經摸排,合肥市大半以上的科教資源以及以中國科大為代表的31所高等院校坐落在蜀山區,同時擁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為代表的各級各類科研院所162個,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為代表的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178個,各類高層次人才將近334名,科教實力在全國省會城區居于領先位次。

2022年6月,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合肥市科創集團及蜀山科創集團組成了一家新的公司——合肥科創蜀山科學島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科學島有技術優勢、項目資源,它可以把研究員積攢的一些技術成果在科創驛站就地轉化。合肥市科創集團是市產投的全資子公司,基金、科創服務和運營能力是其強項。蜀山科創集團則是代表著蜀山區提供一些資源,包括建成了一個叫作科學島站的科創驛站,建筑面積約1.9萬平方米,這其實就是集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科創載體。

據了解,該載體自2022年6月運營以來,共入駐35家企業,其中已有4家企業獲得了合肥市種子基金的投資。

助力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 服務安徽經濟發展

近年來,蜀山經開區帶動了環境產業、數字經濟產業以及跨境電商產業等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同時,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等多鏈協同,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配置,培育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

合肥市在《支持“科大硅谷”建設若干政策》中提出,要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將職務科技成果在“科大硅谷”轉化,同時,“科大硅谷”內高校院所發明人(團隊)可將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以現金出資方式,入股經高校院所批準同意、產權清晰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產生的收益按照約定與單位共享。

《支持“科大硅谷”建設若干政策》中還鼓勵擁有科技成果的高校院所師生校友等在“科大硅谷”內創辦科技型企業,并支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職或離崗到“科大硅谷”創辦企業、兼職創新或參與項目合作。同時,在“科大硅谷”創辦企業的高層次人才,符合合肥市重點產業鏈發展方向的,經認定后,根據企業注冊資金、團隊人才結構等,采用“基金+獎補”方式給予最高500萬元啟動資金、500平方米創業空間支持。(孫遠 但孝飛 朱琛琛 詹偉偉 仰永達)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