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點:樟樹市人民法院 “三融入三統一”探索未成年人審判工作 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盧柳伊

樟樹市人民法院構筑多元法治屏障,以落實少年家事審判專業化為抓手,堅持“法律教育、人文關懷、盡力挽救”原則,圍繞專業化、規范化、社會化建設目標,深入推進未成年人綜合審判改革,切實抓好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創新實施“三融入三統一”將新時代司法理念融入干警意識形態建設、融入少年法庭“暖心”品牌建設、融入防止青少年再犯罪,推動少年審判工作統一司法理念、統一審判方式、統一考評機制,全面推動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在實踐中轉化、發展,開創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新局面。

一是融入干警思想建設,統一司法理念。新時代賦予少年審判新理念,樟樹法院黨組高度重視、高位推進,成立未成年人審判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建立以上率下工作機制,為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方式,統一干警思想,牢固樹立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少年審判工作理念。在審理刑事案件中,確保未成年權益依法得到最大保護,堅持“法律教育、人文關懷、盡力挽救”的原則,將雙向、全面保護的司法理念融入審判工作之中。溯源治理有關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建立“庭前重調查、庭審重幫教,庭后重釋法答疑”的工作機制,采取“圓桌審判”方式,在這個過程中法官就像醫生,通過望聞問切,對癥下藥,找尋未成年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深層次原因,在個案中探索“法官寄語”,將法官的人文關懷,融入少年審判制度中,幫助未成年被告人認識錯誤,回歸正道。

二是融入“暖心”品牌建設,統一審判方式。樟樹法院著力打造少年法庭“暖心”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品牌,以加強審判專業化、隊伍職業化、庭審規范化建設為目標,不斷提升保護未成人司法工作能力水平,全面落實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為其重新融入社會消除后顧之憂;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民法典等法律的修訂、實施為契機,聚合法院、婦聯、教委、社工多方力量,開展涉案一對一家庭教育指導等特色工作。以統一的審判方式為基礎,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和特點的審判方式為基礎,融入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打造分案審理機制、社會調查機制、法庭教育機制、家長出庭機制、法制宣傳教育機制。

三是融入預防青少年再犯罪,統一考評機制。青少年在初次犯罪后,如果沒有合適的引導、教育,有較大概率會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甚至一次比一次嚴重。一方面,創新新媒體普法形式,以“以案說法”“依法帶娃”為系列主題,制作少年家事審判系列短視頻,將現實案例和法官線上說法相結合,深入宣傳反家庭暴力法;以轄區內中小學校為普法宣傳教育陣地,法官走進轄區中小學校,定期組織開展師生交流、家長座談、法治班會課、主題講座等活動,為在校師生、家長提供“零距離”法律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以統一考評機制為動力,建立“首案責任制”,由審理未成年人首案的法官負責審理日后如有涉及同一未成年人權益的其他案件,建立法官對涉訴未成年人“一對一”模式,強化對涉訴未成年人的精準幫教。將心理疏導、法庭教育、延伸幫教、法治宣傳等工作納入考核范圍,科學評價少年法庭的業績,調動、激勵工作的積極性。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