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訊!山東去年新發現礦產地13處


(資料圖)

山東去年新發現礦產地13處

探獲煤炭資源37.85億噸

本報4月14日訊(記者 范俐鑫)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發布會,介紹“發揮地質服務優勢、踐行社會公益職能,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去年以來,省煤田地質局各項工作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在發揮地質技術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用方面,持續強化公益屬性,煤炭資源勘探量、特殊鉆探技術等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煤田地質隊伍前列。其中,2022年,省煤田地質局堅持煤炭資源省內挖潛省外擴量,加大深部礦產勘查力度,新發現礦產地13處,探獲煤炭資源37.85億噸。

省煤田地質局副局長徐志強介紹,省煤田地質局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能源資源保障、生態保護修復等10個方面,累計為全省14市80余個單位提供無償地質技術服務133項。

其中,致力于“黃河清”,依托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承擔黃河下游地質環境監測與承載力評價項目,提出了黃河下游區域鹽堿地水土綜合治理建議方案,開展采煤塌陷地和采空區綜合治理工作。致力于“礦藏富”,開展省內地熱成熱規律和地熱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在濟南、陽信探明地熱儲量折合標準煤4.44億噸,在無棣探獲深層優質地熱水資源,研發“地熱能應用工程AI節能系統”,可綜合節能22%。致力于“山河美”,高質量參與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泰山模式”“沂蒙方案”。開展趵突泉泉域重點滲漏帶補給入滲功能研究,為修編《濟南名泉保護總體規劃》提供技術支撐等。

此外,在服務防災減災、海洋強省建設、城市地質、鄉村振興、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資源管理、科技和人才服務等方面,也明確了提供公益技術服務的詳細目錄和具體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省應急救援的中堅力量,省煤田地質局現有5支省級、2支市級應急救援隊伍,擁有地質災害防治甲級資質15項,大口徑鉆效提高50%以上,小口徑鉆效提高近4倍,開展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勘查、設計、工程治理監理以及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汛期巡查、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沖擊地壓、滑坡、塌陷等典型地質災害防治研究等工作,救援技術裝備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