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速訊:“商量”調研組為“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尋良策

老小區 新生活

“商量”調研組為“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尋良策


(相關資料圖)

“老舊小區的改造不只是面貌和顏值的提升,還是居民居住體驗的提升,更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完善。”4月13日,市政協“加快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專題“商量”調研組走進天橋區。政協委員、部門代表、街道主要負責人深入鳳凰山莊社區、工人新村南村西社區開展現場商量。

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鳳凰山莊社區,在山前小廣場聽取小區改造有關情況介紹,步行察看樓體及樓前改造情況。鳳凰山莊社區是2000年建成的居民住宅小區,坐落在濟南市著名景點“齊煙九點”之一的鳳凰山腳下。改造共涉及小區內17棟樓,改造項目主要有樓體外墻刷漆、樓道墻面粉刷、窗戶、樓道防盜門、樓道燈的更換、新建車棚及電動車充電樁、小區內綠化帶補種及改造等。

在綠化帶改造過程中,社區居委會經過民意調查并向上級審批部門報備后,將部分原有綠化帶改為園林式停車位,并補種優質樹種,不僅增加了小區內停車位,緩解了停車難問題,還加寬消防通道,消除了原高大樹木給居民帶來的安全隱患。經過改造,小區舊貌換新顏,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在工人新村南村西社區,調研組一行邊聽介紹邊參觀了社區內朝霞廣場、和樂鄰里、加裝電梯等情況。參加活動的政協委員與社區居民圍繞老舊小區改造的新變化、居住感受和新期盼進行了深入交流。

“改造施工過程要避免重復擾民。”“建議加強小區適老化、適幼化功能的改造。”“建議綜合利用老舊小區周邊的學校、廣場等錯時停車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題。”“這類因年限或產權歸屬無法納入住建系統改造范圍,也沒有拆遷計劃的老舊小區是否有解決方案?”……在南村西社區商量工作室開展的現場商量中,部門代表、政協委員、街道負責人圍繞全市和天橋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開展情況及常見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市住建局一級調研員王浩介紹,今年我市計劃開工改造老舊小區68個片區(包括525個小區)。除了硬件提升,今年將組建專家庫對重點項目進行論證,提升老舊小區改造的精細化程度。

市政協委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鎮化推進處處長李昌梅建議,完善老舊小區改造導則,列明必選改造項目和可選提升項目,同時考慮修鞋、織補等便民服務的合理布局。

市政協委員、濟南日報時政融媒工作室副主編、記者林江麗建議采取“規劃師負責制”,對每個老舊小區的改造方案進行全盤綜合統籌,在基本空間布局分配、功能設施優化的同時,根據各個小區的實際情況做到一社區一特色、一小區一方案。

現場還有多名商量嘉賓建議,在硬件改造的同時要注重社區文化的建設和提升,將改造與周邊歷史和人文環境高度融合,突出濟南文脈特色,打造社區文化,讓居民更有歸屬感。(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發亮王希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