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山東率先出臺“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


(資料圖)

人民網濟南3月1日電 (劉祺)3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八場,介紹“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碳排放減量替代和碳普惠相關政策措施”情況。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劉祺攝

發布會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管言明介紹,山東在全國率先出臺“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2021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兩高”項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新建“兩高”項目必須嚴格落實“五個減量替代”。其中,碳排放減量替代是山東的創新性舉措。2022年4月,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山東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試行)》,要求新上“兩高”項目,必須實行碳排放減量替代,明確了實施范圍、替代來源、核算方法和管理要求等內容。目前,山東是全國唯一出臺“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的省份。截至目前,省生態環境廳已完成9個“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方案審核,替代源落實后可減少碳排放量212.27萬噸。

實行碳排放指標收儲調劑,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2年12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兩高”建設項目碳排放指標收儲調劑管理辦法(試行)》,對通過產能轉移、企業關停轉產、淘汰落后產能、壓減過剩產能、核電替代化石能源等途徑減少的“兩高”建設項目碳排放量進行收儲和調劑,明確了收儲比例、使用范圍、調劑程序等相關要求。通過實行碳排放指標收儲調劑,解決了部分重大項目碳排放替代指標存在缺口,產能跨市整合轉移造成項目轉出地與轉入地碳排放指標供需不平衡、難匹配等問題。碳排放指標收儲調劑管理辦法的出臺,在確保山東“兩高”項目碳排放總量只減不增的同時,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確保國家和省布局重大項目順利落地,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在通過碳排放量的減量替代倒逼“兩高”行業企業轉型升級方面提供了山東實踐。

積極構建碳普惠體系,建立低碳行為正向引導機制。加快轉變公眾生活方式,引導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已成為減緩氣候變化,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今年1月,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山東省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明確了山東碳普惠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建設思路、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通過碳普惠體系建設,引導綠色低碳消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節能減排。

推動大型活動規范、有序開展碳中和。踐行綠色低碳理念離不開社會關注和公眾的共同參與。大型活動參與人數較多,社會影響面廣,溫室氣體排放量大,能夠動員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是倡導踐行碳中和的重要對象。今年1月2日,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關于推動開展山東省大型活動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大型活動碳中和的總體要求、實施范圍、實施流程和保障措施等內容。大型活動組織方可通過購買碳配額、碳信用,或省內新建林業、海洋項目產生的碳匯量等方式抵消大型活動實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通過倡導大型活動碳中和,引領全社會踐行低碳理念,形成以低碳為榮的社會新風尚。同時,允許使用碳普惠減排量進行碳中和抵消,將大型活動碳中和納入到山東碳普惠體系整體框架中,進一步拓寬碳普惠減排量的消納渠道,有助于激發我省碳普惠市場活力,利用市場配置推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共建低碳社會。

管言明表示,下步工作中,山東省環保廳將強化碳排放管控,倒逼“兩高”企業轉型升級,動員全民參與節能減排降碳。

在“兩高”企業層面上,要嚴把新上項目碳排放關,嚴格落實“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工作要求,實行碳排放指標收儲調劑,盤活存量碳排放指標,推動國家和省布局重大項目順利落地,確保“兩高”行業碳排放總量只減不增。

在社會公眾層面上,要加快推進省級碳普惠平臺建設,建立個人碳賬戶,構建制度標準和方法學體系,鼓勵碳普惠項目開發,拓寬碳普惠減排量消納渠道,確保低碳行為量化轉換,充分調動社會公眾參與減排的積極性。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