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評!我市率先在全省開展環境監管試點


(資料圖片)

村巡查 鎮處置 縣執法 市統籌

我市率先在全省開展環境監管試點

株洲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俞強年) 2月7日,醴陵市來龍門街道國光社區環保專干黃濤例行深入轄區巡查,40余家陶瓷企業未發現異常,但個別餐飲門店存在油煙亂排現象。經溝通,違規餐飲門店負責人立即整改。

來龍門街道14個村(社區),均設立環保專干,上傳下達,確保環境監管、環境宣傳、信息報送、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如果街道一級處置不了,上報醴陵市環保部門進行執法。”街道辦副主任、生態環境保護辦公室執行副主任田響力說。

醴陵市有19個鄉鎮、5個街道,共273個村(社區),由于生態環境監管點多面廣,靠環保執法人員監管無法實現覆蓋。

“去年,我們力推‘大環保’監管試點,醴陵分局借力網格化管理,在縣市區一級,形成‘村巡查、鎮處置、縣執法’三級網格化管理機制。” 市生態環境局醴陵分局局長許君明介紹,經過培訓,510名環保專干活躍在醴陵城鄉,密集巡查、處置,是原來一線環保執法力量的16倍。

截至目前,醴陵市通過環境監管試點新模式累計開展巡查60133次,處置各類環境問題56453個,實現了環境質量的大幅好轉,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了示范效應。

2022年以來,我市率先在全省開展“村巡查、鎮處置、縣執法、市統籌”環境監管試點新模式,將重點排污企業監管、歷次環保問題整改、“春雷行動”“夏季攻勢”任務推進等各項生態環境工作納入村、鎮網格,要求每個村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巡查,拍照上傳至“環保巡查處置系統”。如有問題,不能現場處理的,上報鎮生環委會處置。鎮生環委會不能處置的,上報縣生環委會執法。縣環委會不能處置的,上報市生環委會統籌,根據環保職責分工,分流到相關職能部門處理,處理結果按照原路徑反饋到村。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周其偉表示,將在株洲全域推廣醴陵模式,實現環保工作由“單兵作戰”向“協同作戰”“體系作戰”推進,確保地方環境保護工作“提檔、升級、進位”,為制造名城、幸福株洲添彩。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