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黃水鎮楊公社區:黨建引領 “微網實格”暖人心

微網格員曹景像往常一樣,上門看望李奶奶。社區供圖

眼下,春寒料峭,但家住成都市雙流區黃水鎮楊公社區“香雪園”小區75歲的李秀瓊老人心里卻倍覺溫暖。

“奶奶,走,我推你去外面田園看看。”2月13日上午,微網格員曹景又像往常一樣,上門看望李奶奶了。


(資料圖片)

坐上輪椅,看到小區盛開的花朵、地里嫩綠的麥苗,一路上,李奶奶邊說邊笑。

李秀瓊2022年11月12日在一次意外車禍中,導致雙腿受傷,無法下地,只能癱坐在床上,全靠80多歲的老伴照顧。而且,車禍使原本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一次例行走訪中,曹景得知此事,便將老人“希望能有一部輔助輪椅,希望能有志愿者幫忙打掃和整理下居家環境”等訴求向社區匯報,并且立即著手張羅,將一部輪椅送上門,還主動認下李奶奶“這門親戚”,在老人的老年手機中將自己的電話號碼設置為“親情號”,方便老人隨時找。2個多月來,小區住戶不時看見曹景在李奶奶家幫助煮飯、清掃環境衛生、整理家務,忙里忙外,毫無怨言。

從此,每當坐著輪椅出門,李秀瓊老人逢人就夸曹景“這個孫女,就是乖”。曹景卻表示,“我本身就是我們社區‘鄉老表’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同時也是一名黨員,我覺得應該身兼其職來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當好‘聯絡員’發揮好微網格員的橋梁紐帶作用。”

事實上,曹景與李奶奶結下的“祖孫情”,只是楊公社區眾多“鄉老表”志愿者和微網格員們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

正如曹景所說,讓居民享受最精細、最便捷、最放心、最暖心的微網服務,實現“小事不出格、難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這就是深化黨建引領“微網實格”治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據悉,近年來,楊公社區按照黃水鎮“1345”工作思路,持續深化創新黨建引領“微網實格”治理工作,不斷完善“社區總網格、一般網格、微網格”和“專屬微網格”精細化治理體系,構建“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微網服務”機制。有效激發黨建新活力,激活黨的“末梢神經”,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1米,真正讓社區基層發展治理“沉下去”,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升起來”。

近年來,楊公社區以社區黨建為引領,以建設和諧新村為目標,

“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微網服務”模式,推動社區治理與服務群眾并舉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共同體基層實踐,將移風易俗、環境整治、文化宣傳、“清化收”、矛盾排查化解等各項工作“一網打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目前,楊公社區共有微網格員45名,共收集處理問題150余件。楊公社區黨委書記、居委主任夏治洪表示,“下一步,我們計劃加大微網格員業務培訓,更好充分發揮網格作用收集民情民意、發現并解決問題。同時,深化黨建引領,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把楊公志愿服務+微網服務做真做實,更好地服務群眾;繼續深化網格管理與服務,細化‘問題清單’、落實‘服務清單’,讓楊公社區居民們更加安居樂業。”(許繼剛)

關鍵詞: 成都雙流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