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灑在泉城大地,喜慶的新春氛圍遍布街頭巷尾。
干凈的街道、通暢的車流、活躍的泉水、青綠的公園……一個個片段交織成城市的幸福感。
在這背后,高效的城市管理功不可沒。
(資料圖片)
“城市大腦”飛速運轉,為這座城的運行提供著“最優解”;堅守崗位的勞動者用雙手美化這城市的每個角落;“聽得見泉水叮咚,看得見一城山色”是宜居濟南的最美注腳。
城市管理彰顯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既關系到“面子”,也關系到“里子”。
這座城市正是以“繡花針”的功夫織繡出幸福宜居的“濟南的冬天”。
數字賦能,精細考核見真章
如今,“數字化”已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濟南也在數字化進程中不斷探索。
在2022年度智慧城市評選中,濟南榮獲“2022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稱號,這也是濟南第5次榮獲該獎項。
智慧城市運行離不開精密的計算“中樞”。
近年來,濟南持續完善智慧泉城城市大腦,建設城市一體化綜合指揮中心,不斷豐富數字化手段應用場景,提升城市服務和治理效能。去年,《濟南市加快推進城市大腦建設行動方案(2022年)》印發,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以實現數據資源“一腦統管”、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等。
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構建高效協同指揮體系,提升城市大腦功能。加快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創建數字社會治理示范城市。迭代升級“濟南交通大腦”,打通人、車、路、網數字閉環,主城區應用智能交通信號燈的路口達到90%。
與此同時,濟南還將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做好城市家具保潔、綠化亮化美化、廣告牌匾整治、建筑外立面提升等工作,深入實施“三高”沿線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十大行動,推進醫院、學校、商圈等重點區域交通擁堵治理,推廣共建共治共享停車管理模式。
數字賦能,讓城市管理更加科學高效。方法舉措落地見效還需精細化的考核辦法。
不久前,《濟南市2023年度城市管理綜合考評工作方案》印發,考評內容包括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城管、交通設施與秩序管理等二十余項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明確了經濟獎懲,比如,第一季度,對獲得季度考評排名第一、二、三名的區縣政府,分別獎勵100萬元、80萬元、60萬元;對季度考評排名倒數第一、二、三名的區縣政府,分別罰繳100萬元、80萬元、60萬元。
真金白銀的獎懲直截了當,推動著城市管理不斷精細化。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智慧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統有條不紊地運行著,落下細密的“針腳”。呈現在眼前的,是更加舒適宜居、安全便捷的生活環境。
“無廢城市”,變廢為寶得雙贏
城市管理關乎所有城市居民的生活,“超前”的理念同樣重要。
“無廢城市”正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是一種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一座沒有固體廢物產生,或者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的城市,其整潔度、舒適度可想而知。
去年,《濟南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出爐,圍繞工業固體廢物、農業廢棄物、生活源固體廢物、建筑垃圾和危險廢物五大領域及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提出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八項重點任務。
按照“無廢城市”理念,濟南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末端處理設施建設日漸完善,諸多有益嘗試正落地變現。
在垃圾產生源頭,垃圾分類處理是關鍵一招。據悉,2022年濟南全市日產垃圾為8000噸左右,垃圾分類房從2021年的509座提升至1065座,分類亭從8575處增加到9594處。2023年,計劃新建垃圾分類房300處,改造垃圾分類亭1000余處。
“火”力全開的焚燒發電也為生活垃圾末端處置開辟了新路徑。濟南已建成起步區孫耿焚燒發電廠、長清馬山焚燒發電廠、章丘高官寨焚燒發電廠、萊蕪牛泉焚燒發電廠及剛投產的商河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天的處理量近8000噸左右,焚燒處理率達100%。據統計,2022年共焚燒垃圾242萬噸,發電約9.8億度,折合節約標準煤約53.8萬噸。
此外,加快建設“無廢城市”還被寫入了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這使得“無廢城市”建設進入快車道。濟南將推動鋼鐵、采礦、化工等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創建綠色工廠30家以上、無廢工業園區1個。新增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以上,新開工裝配式建筑700萬平方米以上。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建成裝修垃圾分揀中心。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加快萊蕪、章丘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建設。完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發展。
聚焦垃圾分類“關鍵小事”,合理推進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無廢城市”正在濟南書寫垃圾處理與能源節約的雙贏局面。
青綠輝映,繪就幸福底色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標。
在濟南,“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正是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去年,濟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態答卷”——小清河出境斷面年均水質創紀錄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消失近60年的中華鳑鲏重游水中;完成造林1.16萬畝、森林撫育8萬畝,黃河濟南段新建成綠化提升防護林2284畝,兩岸形成了200多米寬的綠色生態廊道;新建公園55處、綠道130公里,“千園之城”讓人“推窗見綠、出門入園”;趵突泉實現持續噴涌19年,創下57年來最高地下水位紀錄……
生態保護沒有終點。今年,濟南將堅決打贏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個標志性戰役,PM2.5控制在44微克/立方米以內,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到62.5%。完成造林綠化1.2萬畝,森林撫育8.8萬畝。加快925處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大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高標準推進大汶河、巨野河等11條美麗幸福河湖建設。
城市之中,青綠輝映更加耀眼。濟南將繼續加強重點泉群保護,推進市民泉水直飲工程,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建設成果,新建各類公園100處、綠道100公里,加快千佛山廣場改造、佛慧山周邊景觀提升,持續推進城區河道有水工程,真正讓泉城市民仰觀山色、俯聽泉韻。
數字化讓城市運行更加精準,“無廢城市”讓城市更加明亮,綠水青山讓城市更加宜居。在這面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輕紗上,一心為民的“繡花針”正仔細地穿針引線,繡出帶著滿滿幸福感的美好生活!
(濟南報業時政融媒工作室記者盧震統籌林江麗)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以“繡花針”功夫織就幸福宜居濟南2023-01-26
- 環球關注:長三角鐵路1月26日預計發送旅客173萬人次 達春節假期以來最高峰2023-01-26
- 環球精選!我省掀起新年登高健身熱潮2023-01-26
- 環球熱頭條丨我市兩項成果獲一等獎2023-01-26
- 新動態:暖心!“優才卡”讓春節更有味2023-01-26
- 福建平潭:守護碧海銀灘2023-01-26
- 【時快訊】社區黨委書記紀菲菲:讓高齡獨居老人過個安樂年2023-01-26
- 全球快報:預計2025年國內增程式電動車銷量或突破50萬輛2023-01-26
- 全球觀察:特斯拉:2022年總收入815億美元 同比增長51%2023-01-26
- 當前快報:港股地產股年后開市走高 龍湖漲超5%2023-01-26
- 天天要聞:為轄區平安“守歲”2023-01-26
- 今頭條!我省在西南地區率先啟用事業單位法人電子證書2023-01-26
- 環球簡訊:海口交警全力做好春運返程交通管理2023-01-26
- 環球要聞:以法治力量守護民生福祉2023-01-26
- 【當前獨家】全心全意守護平安回家路2023-01-26
- 開工率達100.27%2023-01-26
- 環球看熱訊:新春走基層|文化宮里的新亮點 賀歲檔電影免費看2023-01-26
- “中國奶倉”喜落地2023-01-26
- 焦點熱訊:湖州:“湖警芯服務”為民辦事更貼心2023-01-26
- 交投清淡美股平收 特斯拉全年交付量創紀錄2023-01-26
- 天天觀焦點:“中山,我們回來了!”2023-01-26
- 環球觀察:深圳將打造一座“國際生物轉化極核”的產業園!遴選方案公示2023-01-26
- 天天動態:總建面約45萬平,綠海城舊改——臻悅瑞府最新進展來了2023-01-26
- 天天頭條:兩三個鎮共享一個充電站 "候鳥人群"充電難題待解2023-01-26
- 巴陵游興濃 處處皆勝景——岳陽市2023年春節旅游市場回暖速寫2023-01-26
- 做好科學研判 優化運力調配 甘肅省交通部門升級服務確保出行平穩2023-01-26
- 春運前18天粵高速車流量超1億車次2023-01-26
- 世界球精選!春節攻堅忙 建設不停步2023-01-26
- 寒潮天氣來 蔬菜保供給2023-01-26
- 全球視點!七里河區開展多項活動慰問困難群眾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