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點丨新春走基層丨一根小麻通 濃郁過年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方電網廣西欽州新區供電局組織供電所黨員服務隊,走訪麻通加工廠,為企業檢查生產車間用電設備運行情況。馬華斌攝

1月13日,農歷臘月二十二,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鄉鎮的年味也更加濃郁了。在廣西欽州市小董鎮,年貨特產——麻通產銷兩旺。在農記食品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有的把胚料放入大鍋中油炸,有的煮糖、裹糖、粘芝麻,有的開動機器給一個個麻通進行獨立包裝,有的把麻通裝進禮盒發往全國各地,一片繁忙又喜氣的景象。農記食品公司總經理農國棟說,公司麻通銷售不走傳統銷路,而是請了4個主播開展抖音直播帶貨,直播銷售量占比70%以上。

“麻(馬)到成功,通達四海!”小董麻通,有著“財通人通路路通”的美好寓意,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在廣西乃至全國都是有名的食品小吃。它以香糯粉加紅肉芋粉為主料,配入白糖,搓成條狀,置于油鍋中炸成直徑三四厘米、長十厘米左右、中間發泡而不空的小圓柱,再裹薄麥芽糖和滾粘炒香的芝麻即成。因其用芝麻包裹,內如通草而得名“麻通”。

小董麻通有著輕、香、甜、酥、脆的特點,食用性強,口感好,大而不重,甜而不膩,酥脆爽口,食后余香滿口,令人回味,早在1981年的廣西糕點制作工藝評比會上就摘得桂冠,名聲遠揚,成為春節期間和日常品茶深受歡迎的食品小吃,也是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以前生產麻通大部分是燒柴火和手工制作。這些年,大家改進生產方式,用機械代替手工,效率高,干凈衛生,口感也好。”農國棟介紹說,現在電力充足,用電方便,像油炸胚料、煮糖漿、包裝等生產工序都是機械化、電氣化。

據悉,在小董鎮,像農記食品公司這樣小有規模的食品加工廠有50多家,有的還是三四十年的“老字號”,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各國,年產值從幾千萬到一兩億元,成為鄉鎮經濟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為了滿足小董鎮經濟發展電氣化需求,近三年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累計投入1650萬元對小董鎮的15臺變壓器進行改造升級,對用電負荷高的5條電網線路開展自動化改造,進一步優化電網架構,增強供電的可靠性、安全性,為小董鎮食品加工等鄉鎮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在春節、中秋節等食品加工旺季,南方電網廣西欽州新區供電局還組織供電所黨員服務隊,主動走訪轄區內食品、禮品加工廠,為企業檢查生產車間用電設備運行情況,并針對企業用電和生產經營情況量身制定用電方案,幫助企業提高用電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小董鎮食品加工業用電量逐年增長,從2020年的39.86萬千瓦時增長到2022年的52.93萬千瓦時。得益于食品加工等獨特產業的蓬勃發展,小董鎮也先后榮獲“廣西鄉鎮之星”“全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鄉鎮”等榮譽,書寫著鄉鎮經濟發展的幸福故事。(毛雨賢、趙洋)

工人們把做好的麻通進行獨立包裝。馬華斌攝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