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陋習樹新風


(相關資料圖)

近日,記者來到銅鼓縣大塅鎮公益村,放眼望去,公路兩旁整齊地排列著民房,街道路面干凈整潔。公益村是一個移民村,其中有12個村民小組實施了深山移民,大山里的村民由原先的分散居住變成集中居住。

走親訪友距離近了,村民擺酒之風愈演愈烈。2018年底,針對大操大辦、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公益村村委會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后,制定了《公益村關于節儉操辦“紅白喜事”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規定村民只允許辦婚嫁、喪事、建房喬遷三種酒,對于宴席的禮金數量、菜品數量、桌數、用酒等方面都作了相應的規定。

“剛開始推行《管理辦法》有阻力,有些村民不理解,我們就積極上門做工作。”公益村紅白理事會副會長劉力山說。現年69歲的劉力山有3個女兒,大女兒出嫁時,他沒有向女婿要過一分錢彩禮,反而給女兒置辦了一份不薄的嫁妝。二女兒和小女兒出嫁時也是如此。在他看來,兒女結婚,雙方父母都幫一把,小家庭才會過得更幸福。

《管理辦法》實施后,村民陳某準備給兒子辦婚宴。劉力山了解到陳某準備請樂隊,并且已經交了定金。在《管理辦法》中有一條,嚴禁村民在操辦婚喪喜事的時候請樂隊。劉力山對陳某反復勸說并跟樂隊進行溝通,最終讓陳某放棄請樂隊,樂隊也退還了定金。

“酒席辦得多了,有些村民三天兩頭就去給親戚朋友幫忙,影響村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大塅鎮宣傳委員金鑫告訴記者,“《管理辦法》出臺后,粗略統計,公益村村民每年每戶減少人情開支超過1000元,減少幫工時間超過30個工作日。”自公益村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以來,村民摒棄了盲目攀比、大操大辦的不良風氣,大家積極參加勞動生產,日子越過越紅火。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