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動態: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和美橋摘得國際橋梁工程界最高獎項“杰出人行橋獎”


【資料圖】

劉曉宇

近日,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和美橋獲得2022年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杰出人行橋獎”。據悉,該獎是目前國際橋梁工程界的最高獎項,其宗旨是表彰全世界最著名的、最創新的、最有創造性的或最令人振奮的橋梁和結構工程項目。

和美橋。廈門市建設局供圖

和美橋于2021年11月份組織申報,2022年7月18日入圍,2022年11月17日最終從中國廣州海心橋、瑞典造船廠人行橋、韓國Y形人行懸索橋、葡萄牙阿魯卡516人行懸索橋、英國埃斯佩蘭斯橋這六個入圍項目中勝出。

和美橋為廈門山海健康步道云海線七座特色節點橋梁之一,串聯狐尾山及仙岳山山體步道,跨越仙岳路及海滄大橋引橋。50米高的V形橋塔佇立于仙岳路中央,連同有序排列的吊索、彎曲有度的梁體,仿佛張開雙臂,熱情擁抱著過往的行人,歡迎遠方的賓客,在鷺島西門戶形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標。

廈門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站工作人員介紹,和美橋的主跨采用單塔單索面曲線懸索橋結構,為世界上同類型人行橋跨徑之最。橋梁結構采用大跨度單邊支承V塔懸索,橋面寬度3.8米,鋼箱總寬4.4米,塔高50米。橋塔與主梁通過2根140毫米主纜,1根140毫米中間連接索,4根背索以及34根懸掛索形成自平衡漂浮體系,V塔與承臺基礎采用球形支座進行連接。該橋梁主跨216.7米,由于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應用較多,受力體系轉換復雜,如超大跨單側索承體系結構計算和抗風減振設計、張拉背索進行體系轉換的施工工藝、Φ600mm大直徑球鉸支座轉動性能研究及應用、Φ140mm大直徑密閉高釩索及索具制作與安裝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施工難度堪稱目前世界上同類型橋梁之最。2021年,和美橋還曾榮獲“世界人行橋獎”銀獎。

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廈門市建設局供圖

一直以來,山海健康步道作為廈門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備受廣大市民高度關心關注。截至目前,已建成開放的山海健康步道云海線和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一期,累計接待客流3700多萬人次。目前,廈門正依托山、海、溪流等生態資源,大力開展健康步道建設,進一步增進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預計到2025年,廈門全市健康步道總里程將達到500公里,讓市民游客更安全、舒適、便捷地通山達海,形成城市空間和山水環境有機融合的生態格局。

關鍵詞: 橋梁工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