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走進縣城看發展】新型城鎮化繪就美麗仁懷新畫卷

小區環境變靚了,居民發朋友圈曬幸福;樓下服務站和臨街商鋪,形成“十五分鐘”生活圈;門禁系統全覆蓋,治安環境改善了......“社區的環境越來越好,住在這里真是越來越幸福。”8月10日,記者在仁懷市鹽津街道羅家壩社區采訪時,該社區居民談到居住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近年來,仁懷建設以魅力酒都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發展城鎮經濟,升級城市品質,優化城市治理,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建設+治理”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相關資料圖)

入夜,茅臺鎮華燈初上,從空中俯瞰,萬千燈光變幻無窮,交相輝映,整個景區猶如一幅夢幻般的畫卷。

近年來,茅臺鎮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鎮”戰略,按照“工業做加法、居住做減法、功能做乘法、風貌做除法”和“中茅互動、異地安置”的示范鎮發展思路,搬遷安置核心區居民5300戶22630人,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見成效”目標,產業發展轉型升級,酒旅融合漸入佳境,茅臺鎮發展成就日新月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西山、懷莊車站停車場投入使用;常態化開展核心區風貌隱患整治和亮化維護,鎮區旅游配套設施日趨完善;強化廠鎮交流合作,深度挖掘和推介醬酒技藝演藝品牌,《天釀》劇目精彩演繹,茅臺國際大酒店、茅臺會客廳、國臺酒莊等建成待客,茅臺夜景燈光秀、水舞秀讓人流連忘返;持續舉辦中國醬香文化節、“嗨翻茅臺”等系列活動,成功打造“正覺·山水澗”“太平柑橘園”等鄉村旅游示范點,使“游在茅臺、醉在茅臺、情在茅臺”成為一種品位追求。

茅臺特色小鎮的建設只是仁懷加快實施小城鎮提質升級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仁懷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以環境綜合整治、“8+X”配套提升為抓手,將小城鎮打造成為擁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小鎮,形成“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特色、一鎮一產業”的城鎮化模式,長崗紅色小鎮、美酒河鹽運古鎮、大壩和三合集貿商業特色小鎮方興未艾。到2025年,仁懷將培育省級特色小城鎮3個以上。

以鎮帶村,以點促面。在打造特色小鎮的同時,仁懷全面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積極探索走出一條具有仁懷特色、城鄉一體融合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建成蒼龍水塘、魯班隆堡、壇廠枇杷、高大坪銀水等美麗鄉村,城鄉面貌呈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動畫卷。

“破舊+立新”城鎮品質提檔升級

“我在小區住了20多年,改造前后的情形,簡直是天壤之別。”家住仁懷中樞街道青杠園社區居民鄒安桃點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改造前,我們這里各種設施年久失修,相當破舊。改造后,樓梯、道路煥然一新,燃氣管道通到每家每戶,就像住進了一個新小區。”

粉刷一新的墻體,瀝青鋪設的路面,排布有序的入戶管線,生機勃勃的綠植花草……2021年以來,仁懷共投入資金1734萬元,對城區8個老舊小區進行升級改造,涉及升級改造住房163棟,總建筑面積達26.5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460戶8600余人,隨著老舊小區破“舊”迎“新”,居民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改造老舊小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是仁懷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一大舉措。近年來,仁懷在中心城市建設上下足功夫,把為民建城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解決群眾出行難、停車難、上學難、就醫難、買菜難等問題,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等,不斷優化城市環境和提升城市品質,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顯著提高。

一個個項目普惠百姓,一組組數據情暖民生。仁懷建成城市干道42.6公里,改造棚戶區3326戶、老舊小區3066戶、背街小巷36條,新建人行天橋5座,建成酒都方圓薈等城區商業綜合體4個、楠竹林等城市公園5個,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城市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為進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提升城市精細化、智能化服務水平,著力清除盲點、打通堵點、攻破難點,中心城區推進智慧仁懷建設,加強5G基站建設及網絡應用,加快建立城市數據大腦,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充分運用,大力建設智慧小區、智能社區,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治理水平。

“一路走來,修長美麗的綠植,很是壯觀,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顏值’和品位。”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楠竹林公園的市民王德生,通過微信朋友圈上傳沿路風景,引來不少朋友點贊。

“建設+創新”城鎮環境宜居宜業

沿著魯班大道前行,一座座標志性建筑鱗次櫛比、一條條柏油馬路四通八達、一幢幢高品質住宅拔地而起……目之所及,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一幅宜居、宜業、宜游而又美麗的新城畫卷徐徐展開。

最讓人直觀的感受是群眾居住條件顯著改善。在大道兩旁,一邊是回遷安置小區,一邊是商業住宅區。原本荒野的地帶,重新煥發勃勃生機,處處散發著現代的氣息。

在周邊,分布著幼兒園、學校、醫院、汽車站……居民上學、就醫、出行都十分便捷。社區里,衛生室、活動室、“四點半學校”、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配套齊全。“這里環境美、空氣好,空間配套極佳,未來發展的潛力巨大。”市民李莉在經過認真對比后,毅然買房落戶南部新城。

南部新城自2013年啟動建設以來,仁懷市緊緊圍繞“生態之城、綠色之城、產業之城、智慧之城、創新之城”的規劃理念和設計目標,加快商務、金融、文教等功能集聚,打造縣域經濟中央商務區、宜居宜業現代化城區。

沒有產業的城市沒有人氣,城鎮化也難以持續。同時,產業轉型對人才、環境所依托的城市環境,也提出更高要求。為此,南部新城在發展中堅持以產興城,產城互動,產城融合,加快實現城鎮經濟大提升。

目前,南部新城已建成仁懷一中、仁懷市科技館、市委黨校、市醫院、溫泉小鎮等公共項目21個,仁懷國際商貿中心、萬達廣場等項目也加快建設,建設道路支路共84條,總建設里程65.5公里,道路交通實現由“線”到“網”,市民出門見路抬腳上車,出行再次“提速”。

如今的南部新城,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人文空間豐富多彩,讓人們在新城感受更美好生活。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