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半開放式社區如何閉環管理?

本文轉自:新民晚報新民網

3月16日凌晨3時,58歲的莘松派出所民警徐斌與同事趕到上海康城小區南門。凌晨5時,上海康城開啟封閉式管理模式。

警方供圖(下同)

這是上海最大的半開放式小區,居民近4萬,有4個居委。閔行公安分局莘松派出所派出4位專管民警,與居委、物業、醫務人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一起逆行現場,參與社區防疫。為了提高現場管理能力,閔行分局還額外增派了3名警力在小區外圍守護。

凌晨5時,徐斌、馮濤等已完成對三個出入口的管控。“我們設置了內部和外圍兩個工作組,我和馮濤負責守牢外圍,確保現場秩序,內部由民警王善芹、張開軍負責。”

在康城實驗學校操場核酸檢測點,30個檢測位一字排開,57歲的民警王善芹負責維護秩序。看到一位坐著輪椅的耄耋老人,他立即上前,協助家屬將輪椅抬上臺階。“康城居民都非常配合,大家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做到秩序井然。目前來看,人數還是比較多,我們也呼吁大家根據通知,錯時檢測。后面幾天還要下雨降溫,帶著孩子的家長要注意衣物添補。”王善芹說。

大太陽底下掃取核酸檢驗登記二維碼比較困難,王善芹和志愿者就用紙箱制作了簡易的遮陽工具,提高掃碼效率。“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任何一個環節不暢,都可能影響排隊時間,‘土辦法’其實很管用,能緩解大家焦慮,就是好辦法!”

上海康城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張軍萍告訴記者,超大型社區有自己的特征,不能像一般的社區那樣組織發動。“除了第一時間向家委會、家長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發起召集以外,我們在衛健委和公安的協助下,對現場進行了合理的物理布置,在確保防疫標準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每一位居民的滯留時間。”

社區大糾紛也多。3月16日起,康城社區內的警情都由駐守區的民警輪流接處。“防疫和防范都不能丟。接處警的間隙,我還搞些宣傳工作,普及一些反詐常識,利用間隙多跑腿,也能收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負責接處警的54歲民警張開軍說。

巧的是,4位逆行進入小區的“50后”民警,都是軍轉干部。這回他們在社區一線找回了并肩作戰的感覺。徐斌表示,將用“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決心,保證完成任務。

據了解,上海康城共計有286個樓棟,目前雖有個別樓棟閉環管理,但小區整體處于疫情常態化管控中,社區內的超市、菜場、藥店等也正常營業。

通訊員 陳春 新民晚報記者 潘高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