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0人獲提名,貴州是她!

本文轉自:天眼新聞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的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已產生30位提名候選人。貴州省黔西市苗繡傳承人彭藝入選,獲提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苗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并于2022年1月19日公布了100人候選名單。近日,經過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投票、評議,活動組委會本著以傳承人群為主,綜合考慮候選人區域、類別、構成等多種因素的理念,充分衡量候選人的標志性、引領性、創新性、示范性及年度代表性,從100位候選人中確定了30位提名候選人。

其中,傳承人23位,管理者2位,研究者、媒體人、傳播者、教育者5位。23位傳承人涵蓋非遺十大類別中的八類,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9位,省級傳承人1位,市級傳承人2位,區級傳承人1位。

下一步,推選活動將開通網絡投票評議,組委會將綜合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投票及網絡評議,最終確定10位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黔西市苗繡傳承人彭藝:

讓苗繡文創走出大山

彭藝從小就在母親的熏陶下酷愛苗族手工藝,2015年9月考取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民族民間美術專業碩士。彭藝上高中時曾得到好心人的幫助,才順利考上大學,因此她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能直接報答幫助過我的人,那我就用自己學到的東西回報家鄉的父老。”畢業后她返回畢節黔西的化屋村,開辦了苗繡、蠟染講習所,還當起了扶貧車間的設計師,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化為苗族繡娘手中的文創產品。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她作為貴州黔西原色有染非遺文化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受邀參會,“能和許多知名企業同臺展示,這也是對畢節苗繡的一種認可。”彭藝對事業的信心更足了。

受益于貴州省推動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彭藝在黔西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錦繡花都創辦了彭藝工作室,讓苗繡助力推動鄉村振興,在這里她帶領著30多個婦女同胞在家門口就業。

彭藝說,這是一個有“造血”功能的工作室,就是要有實實在在的收益,繡娘看得到希望,主動參與,苗繡才能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力量。在工作室,彭藝負責產品研發,一有靈感,她很快就能做出樣品,聯系供應商看是否需要,成功下單,再交給繡娘們制作。加入工作室的人逐漸變得越來越多,目前已有53個繡娘跟著她一塊干,她們都來自黔西市最大的易地扶貧安置點,每個月平均也能有三千多元的收入。

“我工作室里有位50多歲的苗族大姐楊念琴,苗繡手藝好,工作很認真。她帶著一個5歲多的女兒,不能外出打工。”彭藝說,“她常說在這里上班,不僅有收入,還可以照顧孩子上學,這也是我們想要做到的。”

彭藝正在計劃和更多的高校展開合作,一起設計創新,讓苗繡和時尚相結合的同時,做好跨界設計。她希望,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讓苗繡文創產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幫助更多的苗族同胞在家門口就業。

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30位提名候選人名單

馬利民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會長

王冠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劇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王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皮影戲(四川皮影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方貴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查姆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葉啟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田彥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剪紙(回族剪紙)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尼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卓舞(瓊結久河卓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朱南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醫診療法(朱氏婦科療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朱炳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銅雕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劉為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都鎮灣故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齊·寶力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許曉明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

孫亮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香制作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

李子柒短視頻制作者、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

邱春林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何忠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西安鼓樂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何祚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湖北評書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張天彤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黨總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常務理事

張同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景泰藍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陸光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東陽木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陳勤建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

金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趙書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段銀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白族扎染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符林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彭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苗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韓再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鮑武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石雕(綏德石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雒勝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陜北民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霍慶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楊柳青木版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天眼新聞綜合整理)

綜合整理:胡蓉

編輯:喻輝

統籌:王遲

編審:代樂 王璐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