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躋身全國第三強

本文轉自:中國建材報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評價結果中,駐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獲得96.8分的高分,在全國1744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中位列第三。此次共評定優秀單位72家,其中湖北有7家,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復評分數為湖北之首。

圖為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建設現場

據了解,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行業技術創新、培養優秀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發展共性關鍵技術、增強技術輻射能力、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重要平臺。按照《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評價工作指南》的要求,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復評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每兩年評價1次。

中交二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該局秉承“爭科技領先、創管理一流”的企業精神,致力于打造高品質建筑業一體化服務商,創建了具有“二航特色”的科技創新研發體系。

據介紹,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于2007年成立,200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該中心先后牽頭或參與申報獲了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11個省部級研發平臺、9個集團級研發平臺,形成了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核心、湖北省技術中心為輔助,3個重點實驗室、2個工程實驗室,2個工程研究中心、11個研發中心、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博士后工作站、2個協同創新平臺為具體支撐,涵蓋橋梁、巖土隧道、港口航道等各方向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為了將創新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中交二航局在武漢陽邏建成了集結構、巖土、材料、裝備、檢測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建筑企業智能建造綜合實驗基地。

中交二航局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依托技術中心,該局成功研發了千米級斜拉橋建造技術、海中超大跨懸索橋建造技術、超大跨鋼桁拱橋建造技術等十大國際領先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體化智能筑塔機、1000噸纜載吊機、12000-675型塔吊、鋼筋網片柔性制造成套設備、智能無人頂推裝備、海上碎石樁平臺裝備等一批獨有的核心領先裝備;主持或參編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規范27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科技獎項300多項,100多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2021年中交二航局在全國建成或正在建設的世界級大橋達16座。

中國建材報記者:閻友華 通訊員:高凌 晏久順

責編:丁濤

校對:張健

監審:韓鳳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