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集團化辦學、加快縣域均衡發展、提高義務教育專任教師素質……6月2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義務教育近十年發展成果。北京商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現有20.7萬所學校、1.58億名學生、1057萬名教師。作為關注量最大、面最廣、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段,不管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還是財政資金投入,都對義務教育進行優先保障,2012-2021年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從1.17萬億元增加到2.29萬億元,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比例始終保持在50%以上。而隨著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的全面實現,我國義務教育工作的重心也開始由“基本均衡”轉至“優質均衡”。
實現縣域基本均衡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2012-2021年,全國小學凈入學率已從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階段毛入學率始終保持在100%以上。“
據悉,教育部連續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超過95%。2021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2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萬人,增長142.8%。
北京商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年來,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化,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實,違規招生行為得到全面規范,擇校熱大幅降溫,入學機會更加公平。
具體來看,十年來教育部及各地健全“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比例達到90.9%。同時推進“雙減”工作,堅持減負提質并重,嚴控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長,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水平,課后服務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促進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明顯減輕。
“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義務教育在實現全面普及的基礎上,僅用十年左右的時間進一步實現了縣域基本均衡發展。”呂玉剛談道。
財政經費投入只增不減
作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段,十年間義務教育階段財政經費的投入也只增不減。據了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資金投入、公共資源配置等均優先保障義務教育,2012-2021年財政性義務教育經費從1.17萬億元增加到2.29萬億元,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的比例始終保持在50%以上。
同時,2012-2021年,小學生均經費支出從每生每年7447元增至14458元,初中生均經費支出從每生每年10218元增至20717元。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經過多次提標,達到東中西部統一的小學650元、初中850元的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7000元。“兩免一補”實現城鄉學生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實現應助盡助。營養改善計劃每年惠及3700萬名農村學生,受益學生的體質健康合格率從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
而為實現“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等重大項目,中央財政累計投入4000多億元,帶動地方投入超過1萬億元,解決“鄉村弱、城鎮擠”等突出問題,縮小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差距。
數據顯示,2012-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從3.7平方米增至5平方米,生均體育運動場占地面積從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從727元增至2285元,互聯網接入率由25%提升到近100%,大班額比例由17.8%降至0.71%。
教師學歷水平大幅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在義務教育十年發展過程中,師資隊伍在人數、學歷等方面都有了新突破。據教育部披露數據,十年間義務教育專任教師總數由909萬增至1057萬,增加148萬人,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占比也由47.6%提高至77.7%。
同時,教育部還通過“特崗計劃”、公費師范生、退休支教等多種渠道為中西部農村補充了大量優質師資。建立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推動優秀骨干教師向農村和薄弱學校流動。強化能力素質培訓,“國培計劃”累計培訓校長教師超過1700萬人次。
呂玉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下一步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育部還將推進師資配置均衡化為重點,加快縮小校際教育差距。“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強化優質帶動、資源共享,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科學有序推進教師交流輪崗,加快實現縣域內學校間師資的均衡配置。”
而從目前已有的集團化辦學實踐來看,以北京小學為例,該校于2011年在西城區教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全市第一個公辦學校組建的教育集團,開始了集團化辦學探索。“在隨后的十年間,我們在北京西城、房山、大興、通州、豐臺的分校傳播學校先進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與辦學經驗,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吸引了眾多片內學生的‘回流’。”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在介紹中談道。
“下一步,教育部將持續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教育差距,為到2035年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呂玉剛強調。(趙博宇)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十年間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財政經費投入只增不減 教師學歷水平大幅提升2022-06-22
- 青島銀保監局等三局聯合發布通告 提示消費者防范金融領域代理投訴風險2022-06-22
- 618小米之家銷售額同比增長38% 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8%2022-06-22
- 十年來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改革不斷深化 入學機會更加公平2022-06-22
- 空調用鋁制換熱器標準制定工作即將展開 引領行業持續健康發展2022-06-22
- 今日關注:7048萬!5套南山豪宅成功拍賣,背后是一家公司從創業到破產...2022-06-22
- 每日關注!346批選159套房,福田崗廈天元名冊公示!總價2824萬起2022-06-22
- 今日熱聞!蘭州市三維數字中心對安寧區網格化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2022-06-22
- 快資訊丨【隴拍客】羲皇故里靚裝迎賓朋2022-06-22
- 微頭條丨蘭州:垃圾分類宣傳 助力再生資源回收2022-06-22
- 熱點評!弘揚伏羲文化 傳承中華文明 2022年伏羲文化論壇開幕2022-06-22
- 每日速讀!省運新聞 | 甘肅省第十五屆運動會青少年公路自行車比賽今日開賽2022-06-22
- 今日快訊:18批客戶選110套疊墅,光明中海寰宇時代登記名單公示!2022-06-22
- 【報資訊】5953元/㎡,卓洲1.81億競得大亞灣西區商住地!需回遷25%物業2022-06-22
- 看熱訊:光明2025年釋放產業地265公頃!玉塘84.4公頃,最新進展公布2022-06-22
- 今日熱訊:新高,東莞二手房均價首破2萬/平!各鎮街最新房價出爐2022-06-22
- 重點聚焦!金融助力文化名城添活力2022-06-22
- 動態:武漢放大招,限購區可買3套,其它區無上限!杭州、成都也松綁了2022-06-22
- 觀熱點:廣汽Honda推進全新電動車工廠項目 預計2024年投產2022-06-22
- 熱門看點:英雄惜英雄 捷途與睿藍新車發布會“夢幻聯動”2022-06-22
- 最新快訊!宜黃:做好“加減法”服務企業2022-06-22
- 快報:以“六強化六到位”服務保障雙“一號工程”2022-06-22
- 天天資訊:喬心昱:G318公路是魏牌摩卡DHT-PHEV的試車場2022-06-22
- 前沿資訊!扮靚城市空間 魚尾洲再添“小微公園”2022-06-22
- 每日頭條!傳承公益精神 凝聚社會溫暖——江西省進出口有限公司到南昌綠康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開展愛心捐贈活動2022-06-22
- 微動態丨smart CITY PLUS計劃發布 年內布局超150家獨立網點2022-06-22
- 【時快訊】為什么無線充電對電動汽車很重要2022-06-22
- 中國推介數字IP成功入駐“一帶一路”信息產業發展聯盟2022-06-21
- “喝郎酒 贏機車 抽金條 游莊園”河南啟動,現場發放4臺機車2個莊園游1根金條獎項2022-06-21
- EHA 2022 | 陸佩華院長:一種新型基因敲除的CD7 CAR-T細胞治療復發或難治性T細胞血液腫瘤的研究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