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丹陽:“戶內戶外”空間齊規劃 創設幼小銜接環境

日前,2022年江蘇省基礎教育工作視頻會議召開,丹陽市教育局作為省首批“幼小銜接實驗區”代表,從積極推進區域內幼小銜接課程開發與實施,科學促進兒童在身心、生活、社會、學習等方面的全面準備與適應,進行大會交流發言,取得良好效果。

“戶內戶外”空間齊規劃,創設幼小銜接環境。該市以試點園、校為基點,合理規劃整體環境,形成區域課程空間建設操作指南,創建更具安全感、融合性、開放度的多元互動空間。幼兒園自主開展與小學生活相關的游戲活動,形成角色、規則以及習慣養成等意識;小學打破“排排坐”的座椅布局,開辟學習區角,投放學科學具等相關材料,開發電子資源包、學具資源包。幼兒園依據戶外探索中心,在自然童趣的游戲場域增強任務意識、自我服務意識;小學因地制宜,打造低年級學生戶外學習場所,開辟種植園、運動場、飼養園,將課程目標有機融入學習場所,構建兒童實踐探索成長的空間。

“線上線下”內容同整合,豐富幼小銜接課程。丹陽積極構建“兒童為本、多維融合、有機銜接”的課程內容體系,建立“項目課程審議中心組”,強化“單學科統整、跨學科綜合、兒童適應課程、家校共育課程”,制定實施方案,整體化推進。教師樹立銜接意識,在本學科教學進度、教學內容調整優化的同時進行學科間的有機整合,在探究式互助活動、體驗式游歷活動、多元化自助活動、跨界式綜合活動過程中更好地走近、研讀、支持兒童。

“校內校外”評價共發力,提升幼小銜接質量。該市立足“兒童發展評價”“教師發展評價”和“課程實施評價”三個維度,對“幼小銜接”實施開展立體式評價。精心研制《科學銜接手冊》,生動、全面記錄兒童的成長軌跡。家庭版《成長護照》由家長負責記錄,和兒童共同從運動、勞動、學習等方面進行評價。教師版《成長進行時》,由教師負責記錄,從身心、生活、學習、社會等方面進行評價。真正通過家校共育,更好地促進兒童發展。(袁軍輝 朱麗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