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吳秋余)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重要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人民銀行近日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導金融系統優化資源配置,精準發力、靠前發力,切實加大“三農”領域金融支持,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指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春耕備耕、糧食流通收儲加工等全產業鏈,主動對接融資需求,強化糧食安全金融保障。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加大對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金融支持。積極開發適合油茶等木本油料特點的金融產品,支持油茶規模化種植和低產林改造。加強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金融支持,提升種業育繁推產業鏈融資便利度。創新設施農業和農機裝備金融服務模式,穩妥發展融資租賃業務,支持農機裝備研發企業發行信用類債券。
《意見》強調,要圍繞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等產業發展特點,完善融資、結算等金融服務,豐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專屬金融產品,支持發行鄉村振興票據,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化信息協同和金融科技賦能,支持縣域商業發展、市場主體培育和農村流通網絡建設。做好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金融服務,拓寬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融資渠道。強化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等重點領域的中長期信貸投入。增強金融機構網點綜合化服務能力,加強與民生系統互聯互通,推進縣域基本公共服務與金融服務融合發展。
《意見》要求,要強化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進一步優化存款準備金政策框架,繼續加強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管理。改進金融機構內部資源配置,穩妥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繼續推進儲蓄國債下鄉,持續提升農村支付服務水平,加強農村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改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繼續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脫貧地區的政策傾斜,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投放力度不減。認真落實定點幫扶政治責任,把定點幫扶“責任田”打造成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示范田”。
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宣傳和經驗總結,強化統計監測與考核評估,督促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抓好《意見》貫徹落實工作,切實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切實加大“三農”領域金融支持2022-03-31
- 央行: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2022-03-31
- 清河46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2022-03-31
- 張志峰在內丘縣調研時強調2022-03-31
- 張強在襄都區、市開發區和南和區調研時強調2022-03-31
- 巨鹿縣:靶向發力 提升創業孵化能力2022-03-31
- 市委大黨建暨政法“4+1”重點工作推進會強調2022-03-31
- 百瑞贏:近期詐騙套路有哪些? 2022-03-31
- 前兩個月寧波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287.9億元 同比增長20.8%2022-03-31
- 江蘇首個“育兒咨詢門診”即將開診 量身打造養娃“秘籍”2022-03-31
- 去年南京高淳固城湖螃蟹電商零售額達6億元左右 批發流通額30億元左右2022-03-31
- 2021年南京智能電網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449.10億元 同比增長11.6%2022-03-31
- 甘肅將加大檢測頻次持續開展重點區域核酸篩查2022-03-31
- 蘭州市七里河區啟動大規模核酸檢測2022-03-31
- 抗疫一線 最美的師者擔當2022-03-31
- 甘肅省開展治理涉企違規收費專項行動2022-03-31
- 甘肅省搶抓“窗口期”加快推動六大特色產業轉型升級2022-03-31
- 城鄉文化基礎設施持續改善2022-03-31
- 農行北票市支行并肩戰“疫”共筑疫情防控堡壘2022-03-31
- 東城區和平里街道四個封管控區正式解封2022-03-31
- 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審議市委常委會2022年工作要點等系列文件2022-03-31
- 西安:成立反拐專業隊伍 從源頭上減少犯罪發生2022-03-31
- 4小時去化近八成 南京首個“云選房”項目上線運營2022-03-31
- 北京: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 劍指“隔斷房”等頑疾2022-03-31
- 海爾智家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0.67億元 同比增長47.1%2022-03-31
- 京東方A發布2021年年報 業績創歷史新高2022-03-31
- 前2月全國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手機產量2.1億臺 同比減少3.5%2022-03-31
- 指導價將調高?2022年該買新房還是二手房?2022-03-31
- 深圳樓市,非常饑渴2022-03-31
- 投資約2.4億,擬提供1680個學位,龍崗寶荷九年一貫制學校新進展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