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銀行合理利潤、存量房貸利率,銀行板塊再迎哪些重要信號?“幸運季度”來臨,機會如何?

日前,央行發布9月金融數據,9月新增社融4.1萬億元,同比多增5638億元,高于預期;新增信貸同比少增,但結構不差,總體上呈現“對公支撐、零售回暖”的特征。央行同日舉行2023年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會上回應了關于存量房貸調降、銀行合理利潤、一攬子化債等影響銀行板塊的多項核心問題。

總結來看,本次會議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對銀行基本面影響如何?四季度機會怎么看?

一、央行再提銀行“合理利潤”,息差有底


(相關資料圖)

自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中首次提出呵護銀行合理利潤后,此次新聞發布會上再次提及,并強調在利率政策的執行上會更突出針對性和協同性。二次表態意味著銀行板塊政策回暖的態度非常明確,未來息差、業績或充分有底。

關于下一步降息空間,央行表示“兼顧實現銀行保持合理利潤和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兩個目標”,具體舉措包括1)增強利率政策協調性,通過存款自律定價機制促使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及時同步調降;2)規范協議存款、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利率較高的負債產品;3)規范貸款利率無序競爭,對于部分大客戶發放極低利率貸款加強自律約束,設置以國債收益率為基準的利率下限等。伴隨著經濟企穩復蘇,有望迎來銀行營收、利潤修復的向上拐點。

二、存量首套房利率下調告一段落,沖擊有限,利空基本落地

會上提到,截至10月1日存量按揭利率下調細則實施首周,有98.5%符合條件的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完成下調,規模21.7萬億元,占全部按揭貸款比例約為56%,調整后的加權平均利率為4.27%,下調房貸的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預計最終存量按揭利率平均降幅略高于40bp,對銀行息差影響約為6bp(年化),對營收和利潤的影響分別約為2%和5%。

至此,存量首套房貸利率下調告一段落,考慮到對2023年影響主要在四季度,故對銀行利潤表沖擊相對有限。

三、地方特殊再融資債券重啟,“一攬子化債”逐步落地

根據機構統計,截至10月12日,已有云南、遼寧、內蒙古等12個省市發行再融資債券超5000億元,預計年內發行規模將超過萬億元。時隔一年多,新一輪地方特殊再融資債券重啟信號已較為明確,作為一攬子化債方案中的關鍵舉措之一,再融資債券主要用來償還存量債務,延長償債期限,緩釋地方債務風險。

目前銀行存量地產風險在持續出清,“一攬子化債方案”的政策態度堅決,銀行應對充分,總體風險可控,兩大風險因素在逐漸消退。

就銀行板塊后市走勢而言,政策面、經濟面、基本面等積極信號正在逐漸累積

1)政策面:存量首套按揭利率下調的影響已是“明賬”,“穩經濟增長”政策或將持續加碼。越是預期底,板塊在政策密集窗口期可期待的絕對收益空間或越可觀。

2)經濟面:關鍵指標PMI自6月見底以來連續3個月反彈,且9月PMI已回歸榮枯線上方;9月信貸、社融總量不弱、結構穩步向好,信貸需求的改善趨勢步入正軌。

3)基本面:央行再次明確表態呵護銀行合理利潤,疊加后期經濟穩步復蘇、信貸需求回暖,銀行基本面改善不會缺席。當前銀行板塊估值PB已低至0.56倍,僅位于近十年10.55%的歷史低位。

多重向好催化,銀行板塊或迎來板塊整體估值提升的beta行情,機構提示重視歲末年初銀行板塊的潛在獲利空間,銀行板塊或進入配置漸進期。

資料顯示,銀行ETF(512800)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囊括A股市場42只上市銀行,近三成倉位布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題機會;約七成倉位聚焦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西安銀行等高成長性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是分享銀行板塊行情的高效投資工具。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

風險提示:銀行ETF跟蹤的標的指數為中證銀行指數(399986),中證銀行指數(399986)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3.7.15?;鸸芾砣嗽u估的本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