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將打造5個世界級地標商圈!各區商圈定位來了

10月7日,深圳市商務局發布公開征求《深圳市商業網點規劃(2023-2035)(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

本次規劃期限為2023-2035年,近期至2030年,遠期至2050年。規劃范圍為深圳市域范圍(深汕特別合作區),規劃區域面積約1997.47(468.30)平方公里。

規劃顯示,打造5個世界級地標商圈(規劃打造2個近期重點建設型商圈,包括羅湖核心商圈、后海-深圳灣商圈;3個中長期潛力培育型商圈,包括福田中心商圈、空港會展商圈、前海·寶中商圈)。


(資料圖片)

打造7個全國級引領商圈,其中近期重點建設3個包括蛇口海上世界商圈、龍華超級商圈、龍崗大運商圈3個商圈),中長期潛力培育型全國級商圈4個包括車公廟-下沙商圈、沙頭角深港融合商圈、西麗高鐵樞紐商圈、大鵬環龍岐灣4個商圈)。

規劃所指“商業”涵蓋零售、餐飲、批發、生活服務、休閑娛樂等各類消費活動,包含傳統商業消費和隨社會生產、高新技術進步而發展形成的商業新業態新模式,重點聚焦核心商圈的核心業態,覆蓋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百貨、超市或折扣型會員店(≥5000平米)、高端商務或生活商業配套(≥10000平米),以及特色商業街區。

本次規劃對象為滿足各類消費需求的多層次商業空間,包括以各級商圈、社區商業網點為主的四級商業中心體系,基于城市風貌、夜間經濟等主題資源的特色型商業集聚區,以及促進商業消費持續繁榮的建設支撐體系。

一、規劃目標

到203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7萬億元,初步建成若干個世界級商圈,單個商圈零售總額達到200億元,其中境外旅客(含港澳臺)貢獻接近30億元,基本構建層次分明、業態完整、布局合理、普適均衡、前瞻引領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商業空間體系。

到2035年,社消零規模接近2.5萬億元,將深圳建成商業創新力、競爭力、影響力卓著,城市個性、人文魅力全面綻放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典范。

到本世紀中葉,消費市場競爭力達到國際一線消費中心城市水平,主要商圈零售額累計約4000億元,其中境外旅客(含港澳臺)貢獻接近1000億元,

二、規劃構建“四級多元”商業規劃體系

全市規劃構建“四級多元”商業規劃體系,形成“世界級—全國級—區域級—社區級”四級商業消費空間結構,滿足不同維度消費者多層次消費需求。基于深圳產業、深圳風貌、深圳人文等城市魅力,打造科技消費、時尚消費、文化創意消費、旅游消費等一系列多元特色商業集聚區

1

打造5個世界級地標商圈

本次規劃打造2個近期重點建設型商圈,以及3個中長期潛力培育型商圈。

世界級地標商圈商業體量規模一般超過100萬平方米。以面向全球、輻射全國、引領大灣區為目標,服務全球超廣域性和全國廣域性消費人群。

匯聚全球型、門戶型、高端型商品、服務、品牌商家等,提供高端購物、金融商務、旅游文化、休閑娛樂等多元功能。依托內地、服務香港、面向世界,著力打造國內外頂級消費資源匯聚、時尚潮流消費引領、標志性城市景觀集合的世界頂級商圈。

2個近期重點建設型商圈包括羅湖核心商圈、后海-深圳灣商圈為現狀發展較成熟、已具備市域或更廣輻射能級的商圈,預計通過3-5年的發展,商圈業態豐富度、品牌引領度、城市貢獻度顯著提升,可明顯帶動境內外客流活躍度,成為具備一定世界影響力的典范商圈。

中長期潛力培育型世界級商圈包括福田中心商圈、空港會展商圈、前海·寶中商圈,為占據城市發展戰略核心、具備較強商業發展潛力,但需要通過城市更新或新增建設整體提質升級的商圈,預計通過5-10年的發展,商圈依托其內核心商業載體、重大商旅文體設施,輻射帶動周邊片區,整體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業格局。

福田中心商圈以福田CBD、香蜜湖新金融中心、華強北商業街為核心,以世界級消費目的地為目標,緊抓福田CBD商圈存量物業的更新迭代契機,積極培育新業態、打造深圳中心區娛樂、文化、商業新生態,推動商業休閑消費方式迭代升級,形成與商務中心相匹配的高端商業集聚區,構建與全球標桿城市中心城區相匹配的“超級品牌”。

空港會展商圈依托國際會展中心、深圳機場等獨特資源稟賦,秉承“展城一體”“空港一體”發展理念,打造“二級核、六組團”消費集群。

前海·寶中商圈以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為依托,重點打造媽灣、前灣、桂灣、寶中等核心區域,融匯高端商務服務、深港創意、人文休閑、濱海體驗等功能,塑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IP。

2

打造7全國級引領商圈

本次規劃共劃定7個全國級引領商圈,其中近期重點建設3個,中長期潛力培育4個。

全國級引領商圈商業體量規模一般在50-100萬平方米之間。主要面向大灣區及全國消費人群,匹配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打造國際國內旅游消費目的地的發展目標,承載涵蓋購物餐飲、商務休閑、文化體驗等的高能級、高品質、綜合型消費功能,同時結合消費升級,嫁接時尚、創意資源,發展跨界型、體驗型商業業態,打造高端品牌集聚、都市風范突出、商業功能與多種城市功能有機融合、具有亞洲影響力的消費體驗地標。

近期重點建設型全國級商圈包括蛇口海上世界商圈、龍華超級商圈、龍崗大運商圈3個商圈。

中長期潛力培育型全國級商圈包括車公廟-下沙商圈、沙頭角深港融合商圈、西麗高鐵樞紐商圈、大鵬環龍岐灣4個商圈。

3

42個區域級活力商圈

區域級活力商圈商業體量規模一般在10-50萬平方米。基于深圳條帶狀城市形態,以面向本區域,服務大灣區為導向,深度融合區域文體、景觀、產業等在地特色,商業消費功能凸顯多元化、特色化。

依托城際軌道等樞紐站點,支持商業功能跨市融合,形成綜合購物、餐飲、文化、休閑、娛樂等各類業態齊全、功能復合的活力商圈。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建成體現深圳凝聚力、特色消費活力的區域商業中心。

本次規劃共劃定42個區域級活力商圈,包含八卦嶺商圈、大沖商圈、石巖商圈、橫崗商圈、民治商圈、坪山圍商圈、光明中心區商圈、葵涌中心商圈、深汕合作區核心商圈等。

4

社區級便民網點

社區級便民網點以滿足社區居民商業消費需求為導向,在15分鐘步行范圍內配置兼具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的多種業態,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社區商業特點。

同時支持商業功能與豐富的生活場景融合發展,形成新型體驗與消費升級,建立消費者與商業場所的情感連接,激發消費活力,塑造宜居生活。

社區級便民網點分為15分鐘步行可達和5-10分鐘步行可達。

特色商業集聚區示意圖

三、

特色商業集聚區

征求意見稿顯示,特色商業集聚區依托商圈的建設發展,以滿足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消費需求為目標,以城市產業、環境風貌、公共人文等優勢資源為支撐,聚焦科技、時尚、文化創意、旅游等一系列特色主題,承擔著將產業、商品優勢轉化為特色商業集聚優勢的任務。

1.科技消費集聚區

聚焦新科技與新消費,深入挖掘深圳“20+8”戰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集群發展機遇,支持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產品化、商品化轉化,引導華強北電子消費街區、光明科學城等結合集群特色布局商業空間節點、打造主題商業場景、創新商業消費內容。

2.時尚消費集聚區

時尚消費集聚區重點依托深圳消費電子、服裝、家具、鐘表、首飾、眼鏡、皮革、美容美發美妝八大優質傳統產業發展基礎,通過品牌文化特色的創新性挖掘,激活優勢傳統工業的商業價值,推動“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深圳產品”向“深圳品牌”轉變。

規劃建設大浪時尚小鎮、光明“中國時間谷”鐘表時尚聚集區、橫崗眼鏡產業集聚區、水貝黃金珠寶基地等一系列“時尚+”消費體驗區。

3、文化創意消費集聚區

文化創意消費集聚區充分挖掘深圳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與人文創意價值,在尊重歷史風貌及傳統習俗的前提下,將餐飲、娛樂、手工藝、展廊等消費業態以及節慶活動與非遺文化、古村古墟場景相結合,培育文商旅融合、傳統與現代融合的風情商業區。

提升改造觀瀾古墟、清平古墟、沙井墟等古墟鎮,以及甘坑村、金龜村、大萬世居、鶴湖新居、鳳凰古鎮等古村落

焦創意設計、演藝娛樂、動漫游戲等城市文創品牌,鼓勵其與消費業態結合,形成集“食、游、購、娛、體、展、演”等于一體的商業消費空間。

提升改造大芬油畫村、觀瀾版畫基地、筍崗藝術展覽中心、中洲坊創意中心、東門動漫城、華僑城創意文化街區等一批文創基地,創新性賦予其商業功能,打造新型“文創+”消費聚集區。

4.旅游消費集聚區

旅游消費集聚區重點依托城市生態、濱海資源,多層次挖掘“城市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以及“海岸-海域-海島”的文旅、休閑、運動、康養價值,打造多元活力消費場景,創新城市旅游商業表達。

豐富世界之窗、歡樂谷、深圳灣公園等旅游景點和主題公園的旅游體驗,創新消費渠道和購物體驗。大力提升歡樂港灣、華發冰雪世界等文旅商項目的商業服務品質,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旅游+消費目的地。

推進實施華僑城集團在深文旅項目、特發小梅沙項目、海上看灣區旅游項目、小漠文化旅游創意項目等重點旅游項目,引導推出特色休閑娛樂活動和旅游消費精品線路,培育多元消費模式,打造若干特色化、品牌化、國際化的“旅游+”消費空間。

5.夜間消費集聚區

夜間消費集聚區依托城市商圈,以及公園、廣場、綠道等城市公共服務空間,引入夜間消費業態及活動,打造“夜游、夜購、夜娛、夜市、夜賞、夜品”等夜間主題場景,延長夜間消費營業時間,增強夜間消費體驗。

優先將海上世界、歡樂海岸、歡樂港灣、東門步行街、上河坊歡樂小鎮項目等打造成為地標性夜間經濟示范街區。

四、

各區建設指引

福田區:

發展目標:圍繞“首善之區、幸福福田”愿景,以福田中心世界級商圈為核心牽引,建成代表深圳城市精神和城市氣質的“超級品牌”,挖掘科創、金融、時尚三大產業引擎的深層消費潛力,培育新消費業態和創意消費場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發展策略:以福華路節日大道現有商業載體為基礎,引進高端特色門店,注入藝術、文化、展覽等時尚元素,帶動福田CBD高端化發展。

福田區商圈

羅湖區:

發展目標:聚焦“灣區樞紐、萬象羅湖”發展定位,以羅湖核心世界級商圈為重點引擎,深刻挖掘老羅湖歷史文化底蘊與新羅湖深港時尚機遇,建設歷史人文與時尚創意交相輝映的城市消費中心。

發展策略:完善以東門-湖貝為活力消費核、萬象城為高端體驗區、人民南為深港融合區、水貝為珠寶時尚區、筍崗為工藝文化區的“一核多區”消費節點布局,打造人文薈萃、國際時尚的消費節點網絡布局。

南山區:

發展目標:聚焦“中央智力區和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后海-深圳灣、前海·寶中兩大世界級商圈,以及海上世界、西麗高鐵樞紐兩大全國級商圈的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全區商業整體提質升級,形成消費氛圍濃厚、時尚魅力迷人、科創文化賦能、消費場景復合的高品質消費首選地。

發展策略:充分發揮區域數字創意資源集聚優勢,賦能商業消費業態創新、場景升級,成為商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消費的孵化平臺、展示窗口。

寶安區:

發展目標:聚焦“灣區核心、智創高地、共享家園”發展目標,緊抓前海·寶中、空港會展兩大世界級商圈建設機遇,充分發揮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等重大載體的客流輻射效應,成為世界商務會客、文旅消費目的地。

發展策略:以空港會展世界級商圈為核心,聚焦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兩大核心發展引擎,帶動冰雪文旅城、沙井-清平古墟、立新湖、鳳凰古村、黃田和深中門戶等六大特色型消費聚集區差異化協同發展,打造商旅微旅世界交往窗口。

鹽田區:

發展目標:落實“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目標定位,高標準打造沙頭角深港融合商圈,依托鹽田“山海”“深港”“文旅商”等特色資源,引領全區消費功能的綜合性、高能級、高品質發展,打造深港融合免稅旅游封面。

發展策略:鼓勵中英街積極對接香港美妝藥妝、生活用品等特色消費品牌,推動深港兩地建筑、語言文化價值、節慶活動合作融合,打造深港跨境示范商業街。

持續推動沙頭角口岸重建工作,研究導入具有國際知名度、深港影響力的品牌,探索制定入境免簽、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提升口岸消費環境的便利政策。

充分借助小梅沙、大梅沙、東部華僑城等山海資源,拓展發展研學、婚慶、濱海娛樂、海上休閑、會議會展、體育賽事、主題節慶、特色零售等業態功能,打造都市型濱海旅游度假會客廳。

支持精茂城等既有商業進行載體更新、業態煥新與功能轉型,積極發展首店首發經濟、新型體驗式消費。

龍崗區:

發展目標:緊緊圍繞“創新龍崗、東部中心、產業高地、幸福家園”發展定位,以產業、體育、文旅重點資源為抓手,著力發展夜間經濟、體育消費、“旅游+”消費、會展消費,打造創享科教娛樂與幸福家園生活交織的東部消費中心。

發展策略:推動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和下沉滲透,積極發展新型消費產品、體驗式消費場景,培育消費新熱點。

龍華區:

發展目標:依托龍華建設“數字龍華”、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區”的契機,深入推動龍華超級商圈建成國家級商圈,布局數字創新體驗、科技展示發布、科普體驗平臺,構建煙火時尚、數字體驗的高品質生活方式集聚區。

發展策略:提升民治、龍華商圈,做旺觀瀾、大浪商圈,建成若干主題鮮明的商業地標和體驗中心,打造年輕、潮流、時尚主題消費集中地。

坪山區:

發展目標:聚焦“深圳東部中心”戰略目標,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為引領,打造新經濟、新體驗、新風貌綜合多元的創新策源地。

發展策略:加快建設一批成熟商圈,強化坪山中心的商業服務職能和業態升級,著力將燕子湖打造為“山水會客廳、活力新中心”,布局錦龍、坪山圍、東部高鐵新城、坑梓中心等城市商圈節點,打造特色鮮明、錯位發展、類型多樣的商圈格局。

光明區:

發展目標:落實“科學、城市、產業、生態”四位一體的發展方向,以及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等功能定位,以鳳凰城超級商圈為先驅,加快構建以新湖、公明、鳳凰城、馬田、鳳凰、玉塘等區域級商圈為節點的商圈體系,打造國際范、科技感、煙火氣相融合的魅力消費集聚區。

發展策略:圍繞軌道6號線打造光明區消費主軸,以鳳凰城地鐵站及站點周邊商業綜合體、產業園區等為核心,規劃布局鳳凰城超級商圈。

大鵬新區:

發展目標:落實“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東部濱海旅游服務中心”發展目標,以“生態大鵬、國際大鵬、煙火大鵬、時尚大鵬”為引領,構建全域、全季、全齡、全業態旅游商業消費新格局,以環龍岐灣全國級商圈為牽引,整體建成充滿魅力、獨具活力的南方度假勝地、濱海輕旅商區。

發展策略:

加快實施旅游業高質量發展“16180”工程,錨定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度假區1個目標,推動龍岐灣、金沙灣等6大重點片區開發、樂高樂園、法國開云The?Mall奢侈品奧特萊斯項目等8大基石項目打造,以及深惠城際大鵬支線、軌道32號線一期在內的軌道、高速、口岸等10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引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旅商IP項目,打響大鵬新區旅游消費核心品牌。

深汕特別合作區:

發展目標:立足“濱海新區、產業新城、田園都市”發展定位,推動商業供給擴容提質,促進商業業態和場景創新,培育大灣區消費融合與協同圈層。

發展策略:圍繞小漠國際物流港、鲘門高鐵站等重點產業及樞紐片區,建設一批集購物、娛樂、餐飲、酒店、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大型購物中心、軌道交通商業中心,打造區域消費中心。

【樓市大事】?所屬房網/咚咚找房平臺 資訊中心團隊原創號,轉載文章請注明來源,轉公眾號請與我們取得聯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圖片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