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 珠海43年的蝶變煥新

“中國大變革的指針正轟然鳴響”,1980年8月26日,歷史記下了這一天,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一起獲批成為首批經濟特區。

43年,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這些城市的變化天翻地覆,“排頭兵”的深圳已無需多言。這其中的珠海,在近二十年中,這里一直被定義為“小而美”的旅游勝地,但在近五年,珠海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成了大灣區上升最快的城市。

2022年,珠海GDP突破4000億,人均GDP全省第二,僅次于深圳。2022年,其常住人口統計中,珠海是灣區11城中唯一人口正增長的城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濟發展與人口流入的雙重作用力下,上半年珠海的樓市仍實現了量價同增。據中原地產監控珠海市157個項目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全市住宅成交約10800套,同比增長30.91%,全市均價25702.86元/m2,同比微升0.10%。

43年加速發展,小漁村完成“大變身”

珠海,作為廣東省的地級市,地處出海口,山海相擁,陸島相望,自然風光絕美,有著“浪漫之城”的稱號。

除了風景宜人外,珠海近年來確立了“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的目標,以產業匯聚一流人才,以人才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有了顯著成效。努力向壯大城市能級量級奔跑的珠海,逐步從“小而美”瞄準了“大而強”。

1、宜游

珠海旅游有多“熱”,先來看兩組數據:

今年上半年,珠海全市接待游客1549.41萬人次,同比增長227.2%,實現旅游總收入196.84億元,同比增長301.3%。

據珠海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消息,2023年“五一”假期全市接待游客210.1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69億元。

珠海島嶼眾多,又被稱為“百島之市”。可以說,珠海是被大海擁抱著,這里,海岸線蜿蜒秀美、風光旖旎,駕著帆船能一路觀賞港珠澳大橋、日月貝、九洲島,還有遠處的桂山島、長琴島、風車群等。

金海灘,海灘長3公里,海中波緩浪輕,岸上沙質潔白細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宛如金粉鋪就,以此命名“金海灘”。

東澳島位于香洲東南部、萬山群島中部,以清新的空氣、碧綠的山林、藍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沙灘而聞名,被譽為“綠色明珠”。

珠海日月貝是珠海大劇院的別稱,其位于珠海市情侶路野貍島海濱,是中國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歌劇院。

珠海日月貝

除了藍天、大海,還有長隆海洋王國,這是亞洲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有各種海洋生物展館、表演和游樂設施。

珠海最大的島嶼橫琴,與澳門僅一河之隔,最近處不足200米。2023年1月1日零時,澳車北上政策實施。7月1日零時,港車北上政策實施。自此珠海,也迎來了歷史性新機遇。

今年上半年,經珠海各口岸通關的港澳自由行旅客量,已達1013萬人次。珠海邊檢總站發布“五一”假期客流數據顯示:該總站所轄拱北口岸、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灣仔口岸、中山港口岸、九洲港口岸驗放出入境人員達240余萬人次,查驗車輛、船舶近10萬輛/艘次。

除了內地游客外,港澳居民來珠海短途游也成了常態。

2、宜業

除了旅游業的紅火外,珠海的產業也是蓬勃向上。

錨定“萬億強市”的新目標,珠海吹響了“產業第一”的沖鋒號,要在珠江口西岸,再造一片生機勃勃的產業森林。2022年,珠海全市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78個,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63個,建成5.0產業新空間451萬㎡……

今年上半年,珠海把握新能源、新型儲能等產業賽道新機遇,工業投資增長41.6%,居珠三角第三位。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28個產業立柱項目加快落地,有力支撐起珠海工業經濟的“脊梁”。從投資結構來看,珠海工業投資占比升至36.1%,近15年首次超過房地產投資。

科技創新,是珠海經濟特區發展的內生動力。《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2)》顯示,在地級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中,珠海連續三年位列第二。

上半年,珠海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308家,高新技術企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71.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172.25億元、增長52.5%,先進制造業投資207.46億元、增長51.1%。

珠海高新華發5.0產業新空間

沖刺“下半場”,珠海把制造業當家作為頭號工程,為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對載體空間的需要,珠海推出低租金、高標準、規模化、配套全、運營優的5.0產業新空間。據@珠海特區報消息,上半年,珠海5.0產業新空間已建成544萬平方米,在建312萬平方米,下半年計劃開建356萬平方米。已有183個項目簽約入駐,預計產值939.9億元。

“高精尖”產業之外,龐大經濟貿易量為橫琴金融業發展構筑了廣闊舞臺。2月8日,珠海市兩會提出:“聯動澳門、橫琴建設‘十字門金融區’,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廣東金融發展第三極’。”目前,片區已累計集聚金融企業超過400家、各類市場主體逾15000家,涵蓋銀行、證券、基金、保理等領域。(數據源:珠海特區報)

珠海還將眼光投向了優勢領域:豐富的海洋資源和中國航展。在中國航展招引下,珠海先后引進我國通用飛機制造龍頭中航通飛落戶,還吸引了大批上下游產業鏈的中小企業紛至沓來。

上市公司方面,珠海已有近40家公司上市,數量超過汕頭、惠州、中山、江門、茂名、湛江等。如格力電器、華發股份、小米、偉創力等。

企業引進來了,如何留得住,發展得好?8月10日,珠海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政府服務品牌座談會。珠海提出,要以政府“自我革命”優化企業服務,以“法治、信用、質量、人才、數字化、品牌”六大工程促進各類企業發展,把“珠海政府服務”打造成為聲名遠播的珠海品牌。

3、宜居

城,以人為本;人,則以城為家。

43年間,珠海常住人口增加了近6倍,從36萬到目前的247.7萬。近10年時間,人口增長近90萬,增長率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深圳。珠海也被認為是近年來全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

近年來,珠海“英才計劃”等人才優惠政策頻繁出臺:發放“珠海英才卡”,產業青年優秀人才年齡資格條件放寬至45周歲以下,重點領域企業新引進人才首次申請人才住房補貼可實現“落地即享”,有針對性地放開放寬入戶政策……

最近的報道顯示,目前,珠海全市人才總量超過85萬人,其中碩士以上、高級以上職稱等高端人才約9.5萬人。每萬人工程師數量位居全省第一,人才凈流入率位居全省前列。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地級市第二位,僅次于蘇州。

今年2月,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在珠海閉幕。截至目前,珠海已累計吸引近50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扎根“雙創”,新引進博士人才數量年均增長34%。

“來了就是珠海人。”面對年輕人、產業工人、新市民,珠海許下“有業有住有家”的暖心承諾,“努力把每個人的幸福都融入到珠海經濟社會發展圖景中”。

早在2007年,珠海市就開了高中免費教育先河,對擁有該市戶籍的中小學生實行12年免費教育,其中,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費書雜費全免,高中教育階段免除學費。為進一步提升珠海人的教育幸福感,珠海將用3年時間(2022年—2024年)集中力量開展基礎教育學位攻堅行動,扭轉公辦學位資源緊缺的被動局面。

醫療方面,珠海在全國率先實現醫療保險城鄉統籌、率先為全體參保人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基本醫療保險年度補貼標準在全省領先。2022年,珠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追加至每年720元/人,在全省率先實現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定點醫院全覆蓋。

產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產業,再加上城市的先天優勢和政策助力,為珠海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今天的珠海,已然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全國性城市。

同頻共振,華發助推珠海高質量發展

1、國企先鋒盡顯責任擔當

與珠海同頻共振、共同成長的華發,也呈現了穩健增長的態勢。

2023年上半年,華發集團旗下科技、金融、城市三大集群同步發力,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47億元、利潤總額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19%。

這樣的華發集團,帶動了珠海國資的高質量。從全珠海來看,其以全市國資26%的國有權益,貢獻了67.5%的營收、78.4%的利潤總額、83.3%的凈利潤。上半年,華發集團在全國納稅貢獻104億元,同比增長23%,為珠海納稅貢獻4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1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5%、6%。

當前,珠海正全力推進落實“制造業當家”戰略,華發集團緊扣珠海“4+3”產業集群,通過以投促引、投引結合、組局投資等多種策略,加快構建“產業森林”,成為珠海落實“制造業當家”的主力軍。目前,華發5.0產業新空間擬入駐項目99個,其中已有18家企業開機投產。

在新能源高端制造方面,華發集團圍繞光伏、儲能、氫能、新能源汽車四大領域持續發力,全面推動新能源制造全產業鏈落地珠海。今年以來牽頭推進的項目中,就有京東方MicroLED、海博思創新型儲能系統等6個重點項目被納?珠海市產業立柱項目。

珠海金灣國際商務中心

在城市建設方面,華發上半年共推進建設項目123個。其中,十字門隧道已經通車、金灣國際商務中心投入使用、市民服務中心主體結構全面封頂、珠海太空中心成為珠海又一城市名片,進一步完善了珠海城市基礎設施。

2、逆勢增長的地產新樣本

華發股份,是承接華發集團房產開發板塊的平臺公司,其被譽為“平方公里級造城專家”。在珠海,華發股份承擔了金灣航空新城、高新北圍片區等7個產城融合片區綜合開發項目,總規模約38.5平方公里。

就在前不久,華發股份又重磅推出新一代“四大新城”——華發琴澳新城、橫琴華發金融城、金灣華發新城、高新華發新城。

珠海華發四大新城區位圖

這“四大新城”,恰好呼應了珠海“東西南北”四個外擴發展的方向。向南的華發琴澳新城和橫琴華發金融城,是對接港澳的橋頭堡,琴澳深度融合的示范區;向西的金灣華發新城,是珠海西部城市中心腹地,起點高、設計超前;向北的高新華發新城,是對接深圳前海的國家高新技術開發核心區域,深珠一體化的深度試驗區,深珠通道(規劃中)西進的第一站,30分鐘即達深圳前海。

珠海華發琴澳新城

橫琴華發金融城

金灣華發新城

高新華發新城

可以說,華發代表著珠海最高的城市基建水平。“立足珠海,布局全國”,在深耕珠海城市的基礎上,華發股份已基本覆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以及長江經濟帶四大城市群的重要高能級城市。

目前,從珠海出發的華發股份,已入駐全國近50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武漢、南京、杭州、西安等,累計在全國開發200多個高品質人居項目。在多個重點城市樹立了標桿項目,如位于上海靜安區“一軸三帶”核心區域的上海華發靜安華府,武漢的百萬方城市綜合體——華發都薈天地,總占地面積約43萬㎡的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項目……

上半年,華發股份實現了營業收入314.78億元,同比增長22.88%;凈利潤25.32億元,同比增長6.59%;歸母凈利潤19.26億元,同比增長2.08%。回款端,其實現銷售回款510.03億元,同比增長67%,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332.97億元,同比增長152.02%,展現了穩健增長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華發股份在1-7月權益銷售業績榜單上邁進全國TOP10,躋身行業第一梯隊。在上海,華發更是以201.48億元的業績躍升1-7月上海房企權益銷售金額排行榜TOP2,創下業績里程碑的同時,也說明公司在一線城市的深耕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

作為珠海地產旗幟的華發股份,正以穩健的姿態走向全國,如今的華發,已然成長為全國性的標桿房企,邁入行業上游。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