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許淑敏
中建智地的年中工作會議上,董事長樊飛軍、總經理吳國強雙雙露面。
(相關資料圖)
樊飛軍稱,上半年憑借“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勁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而下半年經營任務依舊艱巨繁重。
吳國強則做出了具體部署,強調“誓死達成公司年度指標,全力沖刺確保年度經營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二人分工合力,不斷推動中建智地往上走。
近兩年,中建智地在樊飛軍、吳國強的帶領下,確實很“拼”。不斷搶占北京市場,深耕江蘇市場,也落地廣州、上海等地。
2022年,中建智地全國銷售規模已經突破200億,在北京市場也突破百億規模,沖刺的意味不容小覷。
地產業務,似乎已成為中建一局越來越重要的利潤“奶牛”。2020年至2022年,中建智地的凈利潤,在中建一局的占比,分別為4.31%、8.43%、17.55%,提升較快。
只是沖刺途中,它也面臨著整體行業下行的挑戰、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更需直面來自中建系內部的競爭。
突圍并不容易,中建智地為了維持資金運轉、規模增長,走上了加快周轉的路子,拿地三、四個月即開盤的項目,不在少數。
與此同時,中建一局的負債、資金因素,又影響著中建智地的未來走向。
京城拓地
中建智地正在趕進度,趕著拿地、銷售、開發。
這兩年,北京每一場土拍,幾乎都有著中建智地的身影。甚至在去年的北京第四批集中供地當中,中建智地報名參拍了全部6宗地塊,對于土地的渴求可見一斑。
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中建智地在北京拿下了8宗地,斥資近200億元,而多數地塊,主要圍繞于房山區域。
中建系旗下八局,各有房地產開發業務,且分布區域各有側重。而中建智地作為中建一局旗下房地產開發集團,總部正是位于北京,經營區域集中在北京、江蘇等地區。
相較于幾年前,中建智地在大本營北京,發力的趨勢明顯。憑借著拿地規模的上升,中建智地的銷售規模也不斷上升。
2020年,中建智地在北京市場并未上榜,排名30名開外,直到2021年,中建智地才榜上有名,權益銷售金額達到91.1億元,位居北京房企銷售榜單第16名。
今年上半年,中建智地更是擠入北京市場TOP10,銷售達到94.5億元。
其在全國的排名,也從2020年的155名,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59名,跨度近百名。
中建智地的擴張有目共睹,但其中亦伴隨著一些壓力。
尤其是在土地競爭上,盡管報名參拍土地數量眾多,但所獲無幾。2022年,其僅僅在北京市場拿下兩宗地。
北京市場競爭激烈,中建智地的運氣并沒有那么好。上述提及的2022年第四批集中供地,它報名參拍全部地塊,還是一無所得,像是朝陽奶西321地塊,由中建智地觸達現房銷售面積上限,最終在搖號環節卻不敵金隅。
不僅外部競爭激烈,而且中建系旗下八大局之間,內部競爭也不遑多讓。中建玖合、中建壹品、中建東孚等公司,都紛紛搶入北京。
像是中建八局的東孚公司首入北京,便拿到了熱門地塊朝陽小紅門地塊,運氣頗佳。
而中建壹品于2022年,已經沖進北京房企銷售排行TOP10之列,以187億的銷售金額排名第八。而此時,中建智地在北京的銷售金額僅108.4億元,排名18位。
為了尋求突圍,中建智地走上加快周轉的路子。
今年2月,中建智地剛摘得北京市房山區高教園9號地塊,僅10天時間,便實現土護降工程開工,加速開工進展。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命名為中建國賢府的這一項目,宋式實景園林對外亮相,而6月份,該項目已經開盤。從拿地到開盤,只隔四個月的時間。
多數項目均以此操作,其于4月份拿下的朝陽孫河鄉前葦溝地塊,眼下已經打造成為中建璞園,并于上月底舉行了產品發布會。
周轉率提升,可以讓中建智地加快資金循環,加大拓展規模的力度。
對于手中項目不多的中建智地而言,要想維持銷售規模的持續增長,加快補倉,是當務之急。
根據報告披露,中建智地主要在建工程項目共有16個項目,分布于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常州、蘇州等地,總建筑面積297.58萬㎡,累計銷售面積88.24萬㎡,累計銷售金額280.23億元。
至于土儲方面,截至2023年3月末,中建智地土地儲備待開發土地面積56.15萬㎡,計容建筑面積135.22萬㎡,擬建規劃建筑面積207.63萬㎡。
去年,中建智地新開工面積130.99萬㎡,竣工面積91.99萬㎡,而今年前三月,新開工面積僅11.97萬㎡,未來有新開工面積下降的可能性。
更名與進擊
回到2019年,中建智地原為中建一局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銷售排名仍在行業150名開外,規模不足百億。
那時候的中建智地,夾雜于眾多央企、民企之中,并不起眼。
一切的整頓,是從人事變動、公司改名開始。
2019年3月,中建智地董事長從任傳彬變更為樊飛軍,并于當年9月,新增董事吳國強。
網上關于這兩位高管的資料并沒有太多。
所能知道的是,樊飛軍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妥妥的高材生。
天眼查顯示,樊飛軍在40家企業有所任職。所屬集團除了中國建筑集團,還有冠城大通、江杰榮泰、正大光明,擔任成員企業核心成員、成員企業高管。
其中,冠城大通是一家資本服務為主的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對工業、農業、基礎設施、能源和國家允許舉辦的企業的投資等。而冠城大通曾與中建一局合作開發了南京六合和棠瑞府項目。
至于江杰榮泰,樊飛軍在該公司旗下的上海誠衛興置業任職董事,后者為萬科與中建一局參股公司。
上海誠衛興置業主要于上海寶山楊行板塊布局,于2020年9月,該公司以47.25億元拿下了寶山區楊行鎮地塊,該地塊為“城中村”改造項目-楊行鎮老集鎮。
而正大光明,樊飛軍則是在其旗下的中建正大科技任副董事長。后者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企業。
可以看出,樊飛軍的任職,還是圍繞著中建系。
另外,吳國強于2020年,從中建智地副總經理升任為總經理,并開始頻繁出現于公眾視野。
這兩位領導人,是推動中建智地快速發展的關鍵人物。2019年12月,中建智地注冊資本從1億元變為3.6億元。
不久后,中建智地這一名字正式誕生。2020年6月,“中建一局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建智地置業有限公司”,兩個月后,該公司注冊資本又從3.6億元增至18.6億元。
2020年8月,中建智地召開品牌發布會,對外公布新品牌,時任中建一局董事長羅世威跟樊飛軍共同出席該發布會,可見重視程度之高。
樊飛軍解釋,“智”主要包括產品智慧、建筑智慧、服務智慧這三方面,進一步提升產品、以客戶為中心,更是提及要“打造房地產行業的地標”。
當時,中建智地在北京根基尚淺,樊飛軍提出這一遠大目標,可見他本人對于規模、產品均有著渴求。
幾個月后,中建智地推出北京首個項目“京西印玥”,據資料顯示,2021年京西印玥為北京年度銷售套數冠軍,成交1051套、銷售額近33億元。隨之,其又推出“中建宸廬”,開盤勁銷8.8億元。
樊飛軍有足夠的自信,推動中建智地規模更上一層樓。他曾表示,中建智地將同重點城市群共發展,聚焦布局京津、長三角的一二線及高增長城市。
今年4月,中建智地于上海拿下了浦東新區保障房曹路基地08-01地塊。又于7月,成立了中建一局集團壹瓴置業(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約3.34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吳國強。
要知道,吳國強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僅有兩家,除了壹瓴置業,還有中建智地置業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建智地對于上海市場,亦有一定的布局野望。
利潤占比提升
中建一局的業務當中,以建筑施工為核心,并逐步形成以設計、科研、施工、安裝、設計勘察、房地產開發于一體的多元化經營格局。
其中,房地產開發與投資,僅占其中一小部分。2022年報告顯示,中建一局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收入116.78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僅為7.85%,支出營業成本90.57億元,毛利率22.44%。
但其他板塊的業務毛利率,顯然不及房地產投資與開發業務板塊。比如占總營收比例高達73%的房屋建設業務,毛利率僅為7.22%。
2020-2022年及2023年3月末,中建一局整體的營業利潤率,分別為2.52%、2.90%、3.13%和2.96%。建筑行業企業,多依靠增大經營規模來提高利潤,如果依靠粗放型的模式,利潤率都不是很高。
因此,中建一局正不斷提升房地產開發的比例,2020年該業務占總營收比例僅1.11%,2021年提升至4.49%,2022年提升至7.85%。
而中建智地是中建一局房地產業務的統一經營運作平臺,聚焦京津、長三角兩大城市圈及海南,布局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物業服務三大業務板塊。
也就是說,中建一局大多數房地產開發業務,都裝入了中建智地。
2022年,中建智地實現營業收入113.24億元,同比增長153%,凈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156%。以此計算,去年中建智地的凈利率為6.11%。
與此同時,中建智地的總資產、總負債均呈現增長趨勢。截至2022年末,中建智地總資產358.5億元,總負債283.5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9.09%。
中建一局在報告中強調,隨著現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以及不斷拓展新項目,房地產業務為其貢獻的現金流及利潤將逐步增加,并將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樂居財經統計獲悉,2020年至2022年,中建智地的凈利潤分別為1.21億、2.7億、6.92億,而中建一局的凈利潤,則分別為28億、32億、39億。前者占后者的比例,為4.31%、8.43%、17.55%,占比提升較快。
由此可見,地產業務已逐漸成為中建一局利潤的重要來源。
不過,依托于中建一局發展的中建智地,同樣面臨著一定的負債、資金波動風險。
2020-2022年及2023年3月末,中建一局合并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4.29%、76.89%、75.68%和 75.65%,負債總額分別為701.32億元、766.77億元、787.52億元和821.04億元。
截至去年年末,中建智地的負債總額,在中建一局負債總額中的占比,為36%。
如若銷售市場或金融市場發生重大波動,或將面臨較大的資金支付壓力。
另一邊,中建一局的貨幣資金亦有所減少,2021年這一數據為204.74億元,但2022年降至192.72億元。
此外,其經營性現金流,也有所波動。2020-2022年及2023年3月末,發行人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分別為37.29億元、28.07億元、44.8億元和-88.57億元。
中建一局大型項目周期一般均在2年以上,有一定量墊付資金,業主回款不及時會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呈現波動。
由此可見,中建一局資金實力是否充足,影響著中建智地的未來走向。
按照規劃,中建一局要實現從建筑承建商、房地產開發商向城市綜合體開發運營商的角色轉變。這一過程中,房地產開發業務為重中之重。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 中建智地狂飆,中建一局養了利潤奶牛2023-08-10
- 中國金茂:前7月取得簽約銷售金額923.2億元2023-08-10
- 禹洲集團:前7月累計銷售金額129.75億元2023-08-10
- 淘寶強勢領跑,Q1用戶、收入、利潤全面超預期2023-08-10
- 阿里巴巴2024財年Q1財報:自我變革初見成效,業績全面超預期2023-08-10
- K型分化態勢下,區域酒店品牌如何走好成長之路?2023-08-10
- 7月四川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7% 環比下降0.7%2023-08-10
- 新疆中藥材產業的“鏈”變之路?2023-08-10
- 一夜漲3個恒瑞,巨頭新故事“炸場”2023-08-10
- 中鋼國際:主要是與工程相關的設備、備品備件等2023-08-10
- adamo(xps)2023-08-10
- 胡萊三國戰獸血脈如何激發(胡萊三國戰獸)2023-08-10
- 世界杯特輯:歸來的黎巴嫩新軍2023-08-10
- 突如其來的意外,11位退休大媽網紅景點拍照打卡,被洪水卷走2023-08-10
- 鄧正紅能源軟實力:對供應擔憂揮之不去 歐美原油期貨繼續上漲2023-08-10
- 因人力不足 美國聯邦航空局限制紐約地區航班數量2023-08-10
- 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加強暑期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管理工作2023-08-10
- 甘肅成縣7個核桃新品種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現場審查2023-08-10
- 禹洲集團前7月實現累計銷售金額129.75億元2023-08-10
- 港龍中國地產2023年前7月合同銷售金額約78.01億元2023-08-10
- 泰達股份:江蘇泰容以2.99億元競得句容市一宗土地使用權2023-08-10
- 渝太地產集團任命賴德剛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23-08-10
- 中海20億元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擬付息,利率3.20%2023-08-10
- 莊浪:千畝西蘭花托起百姓“致富夢”2023-08-10
- 玉門:“造血”能力大提升 集體經濟“加速跑”2023-08-10
- 龍湖集團:前7月實現總合同銷售額1101.2億元2023-08-10
- 檢察機關依法分別對孫蘇、曹子建、張紹軍提起公訴2023-08-10
- 十部門發文加強論壇活動規范管理 主題設置不得超出主辦單位職責范圍2023-08-10
- 該不該買御景灣的商鋪,御景灣適合居住嗎?2023-08-10
- 柯利達跌8.41%,上榜營業部合計凈買入213.04萬元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