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深圳新房供應創6年同期新高?三季度計劃再增約1.5萬套住宅

今年是新的“起點”年,根據深圳住房和建設局一手房預售房源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預售量約2.5萬套(統計均含深汕,下同)。

其中,寶安最多,超過6000套;其次是龍崗、龍華、光明,均在4000套以上;南山(含前海三灣)、坪山都為2000套以上;羅湖至今年上半年為止,還暫未有新房預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另有近9000套可售人才房+安居商品房加入預售隊伍,預售住宅房源總計約3.4萬套。

1,這個量多嗎?

如果從年度計劃供應完成度來看。

今年5月9日,深圳住建局發布了《深圳市住房發展2023年度實施計劃》,提出預售和現售商品住房6萬套。

按照目前統計的預售數量,完成了計劃供應的約41.7%。即便將現售房源考慮上(目前手頭上沒有現售數據,不過這個量本身不大),估計在45%左右。

可想而知,要完成《計劃》的6萬套指標,下半年的深圳新房供應得翻倍有余。

但《計劃》的指標有約束力嗎?

回溯深圳過去三年的住房發展年度實施計劃,“6萬套”只是“固定格式”,每年來來去去重重復復,這對于半年期的參考價值不高。

如果從往年供應情況對比來看。

今年上半年供應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有多,相當于過去兩年同期的總和

數據顯示,22年同期14564套;21年同期13927套;20年同期8195套。

過去的三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市場開發受阻,非正常可比年。對比過去十年同期,今年上半年的預售量僅低于13、15、16年同期,恢復到了久違的供應節奏及水平。

回望過去十年同期數據,17年和20年的新房預售量十分扎眼,都在1萬套以下。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房地產項目建設施工進度放緩,深圳樓市推盤節奏延后。

而2017年整個上半年期間,各地頻頻發布樓市限購新政,掀起一波限購潮,開發商謹慎開盤,當年深圳上半年僅有7000多套預售房源。

如果和其他同類型城市對比來看。

23年的數據沒統計到,但跟22年同期的北京32387套、廣州36434套,差不多。

按照官方口徑,深圳的實際管理人口約2300萬,但商品住房的整體存量約200多萬套,有產者比例跟京滬穗三城相差甚遠。

事實上,保持合理、穩定的新增住宅供應,對置業者,對深圳新房市場大有裨益。

有產者一方面可以通過房產增值/保值,獲得城市發展紅利;另一方面,相較于不穩定的租賃行為,更易獲得城市歸屬感。

2,供應增大,成交未見大增。

所以,上半年這個新房預售量對比深圳往年來說,算是多的。

今年上半年的深圳商品住宅新增供應,不僅恢復到疫情前的19年,而且是6年來的新高。

亂花漸欲迷人眼,在市場充分供應的情況下,本該對置業者來說是好事,買房人的選擇權更充分了,挑選的空間更大了,可以比拼地段,也可以比拼產品力。

但是,如今深圳的樓市沒什么賺錢效應了。

一邊面臨流動性緊缺,很難做出好的產品,交付即被鬧屢出不窮;另一邊不急于入市,對產品也更加挑剔,大家彼此價格都差不多,何不選個更好?

由此,整體陷入低迷。今年深圳上半年新房住宅成交量和入市量相比,占比處于較低水平,成交了約1.6萬套

更心塞的是,這種低迷的市場狀態,似乎還不到頭。

3,三季度計劃入市新盤有哪些?

一般而言,深圳下半年的新房預售量會大于上半年。

隨著海德園最后一批房源、深業云海灣、潮樾府等關注較高的新房,在上半年完成了預售入市,下半年的看點也將迅速轉移。

基于當下市場情緒,能夠被高關注的新盤其實不會多。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公示了今年三季度計劃入市商品房房源信息情況。除大鵬新區外,包含深汕合作區在內的9+1區都有計劃入市的新盤。

預計供應房源16984套,包含住宅14957 套;商務公寓222套;商業728套;辦公約14萬平方米,1077套(注:最終數據以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為準)。

其中,羅湖區或將迎來今年0的突破,東湖布心的京基天韻府約244套房源預備中;寶安、龍崗、坪山、光明選擇比較多,各區都有6個左右的計劃入市新盤。

可以預計,接下來深圳的新房供應仍會比較充足,普通置業者有較大的選擇空間,有居住需求的購房者,可根據實際需求,多走訪市場,多考察樓盤,優選房源。

(內容完)

備注:規劃信息僅作展示參考,交付以審批文件和簽訂合同為準。

轉載須知:

以上內容為咚咚找房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在前面注明出處;若需轉載到公眾號,請與本平臺取得聯系(微信號:WEnewhouse),否則視為侵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